作文训练:“学观察”教案一教学内容:学观察二课时:一节课三教学目的:1.认识观察的重要;2.了解观察的方法、顺序和要求;3.学会写观察日记四教学设计:板书:学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时间1分钟。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正确答案: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还能从读过的文章中举例或结合个人作文的体会说说观察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吗?(对举手发言的同学热情鼓励)有句俗话:“勤观察,笔生花。”一位语文老师曾对100名作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87%的同学坚持写观察日记。观察的重要性是容易理解的,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学会观察,先要了解观察的方法。板书: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说法不一致,这没关系,只要能帮助我们学会观察,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说法。请同学们注意看我的讲台桌,仔细看。(静止片刻,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向讲台桌)刚才,你们看讲台桌,就用了一种观察方法。(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和同学们商量,可否叫“定点定景”?)板书:定点定景还在原位,请观察黑板、黑板上面的布置、右面墙上的壁报、后面墙上的锦旗、左面墙上的条幅、自己课桌上的文具。(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向不同方向的不同景物)我说,这不是定点定景,可以吗?(不可以。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变换了。学生能答出“定点换景”)板书:定点换景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让该同学绕圈,从不同角度观察讲台桌。)这又是一种观察方法,按照给前两种方法定名的思路,这种方法可叫――(同学不难答出:“动点定景”)板书:动点定景今天早晨,我先站在校门前,观察校门,接着走进校门,观察迎门的花坛,然后右拐,观察正在茁壮生长的幼松……这是用什么方法?(同学们会答出:“动点换景”)板书:动点换景。(让同学注视黑板)从观察点和观察对象的角度划分,观察的方法可分为这四种:定点定景、定点换景、动点定景、动点换景。能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举两个例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的吗?(定点观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对百草园景物的观察。动点观察,如《老山界》,陆定一对夜行景色的观察。)(再重复前面的话:观察的方法,说法不一,这没关系。)(课本195页有个“观察位置示意图”,该图将观察分为定点观察、动点观察和散点观察,不合“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标准”的要求,出现了重叠交叉现象。如果学生提出质疑,要大加赞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板书:观察的顺序还以讲台桌为例,可以从前到后,也可以从后往前;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往左;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往上……只是不能忽此忽彼。(引学生答出,空间顺序)板书:空间顺序先看它的整体:形状、大小、颜色……再分部分,进一步观察。这是先整体后部分。为便于记忆,请用四个字表达。(引学生说出:整分顺序)板书:整分顺序在分步进行观察的时候,先看主要部分,如桌面、桌腿,再观察次要部分,如两腿间的横木……这是先主要部分后次要部分,也用四个字表述。(引学生说出:主次顺序)板书:主次顺序人们观察某一对象的时候,总是从整体到部分,先主要后次要,所以,这两种顺序可以统称逻辑顺序,因为它反映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现在对讲台桌进行一番观察,一个月后再观察,看它有什么变化,半年后又观察,看它又有什么变化……这是按――板书:时间顺序时间,可以是长时段,如一个月、半年、一年;也可以是短时段,如一天、一小时、几分钟……了解观察的方法和顺序,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的能力;而要真正提高观察能力,还要提出一条十分重要的要求。同学们猜猜看,这要求应该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观察的体会,归纳为八个字:认真细致,抓住特征)板书观察的要求:认真细致,抓住特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学们都觉得鲁迅对百草园景物的那段描写非常精彩。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鲁迅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对那里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同意这个看法吗?他不仅用眼――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而且用耳――(引导学生答出: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