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一、学情及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为他写的一篇悼文,在仅仅1300余字的篇幅里,恩格斯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抒发了无限崇敬之情。文章感情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给人以激励。我们学生平日里很少接触悼文这一应用文体,较为陌生,且马恩距离青年学生很远,他们的理论博大深奥,值得仔细揣摩和认真学习。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本文实际,确立教学的目标为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质疑问难理解。①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②画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本文思路,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完成全文结构图。[来源:Zxxk.Com]2、学生通过品读文本,理解和把握本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论证思路。3、进行文本拓展,开展相关文章的阅读,推荐几本关于马克思的书。《马克思的青年时代》《马克思秘史》(沙叶新)《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保尔·拉法格等)《马克思的自白》(瓦·奇金)。特别是《马克思的自白》尤其值得同学读一读。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难点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之情的关键词语,深刻体会这篇悼词所蕴含的深切感情,并揣摩其深沉含义、感情色彩;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感受其崇高的人格。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一)预习本文篇幅不长,但文体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学习之前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准备。提两点要求:1、粗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自主扫清文字障碍。有不能独立解决的疑点,同学可以在小组内研讨,协作解决。如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把问题汇总,留待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共同解决。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有所感,亦可加注旁批。2、充分挖掘语文的丰富资源(如报刊杂志、文学刊物、网络等),收集整理有关马恩的资料。此项工作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进行。比如家里有网络的为一组,喜欢政治的为一组,喜欢伟人的为一组,喜欢外国文学的为一组……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二)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可任选以下一种方式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想大家肯定是很熟悉马克思的,但不知谁看过马克思的著作没有?在美国,《共产党宣言》是作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的。《马克思的自白》中的一些话,看看大家是否与伟人“心有灵犀”: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德?纯朴。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的品德?温柔。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讲自己的优点,讲不出自己优点的,让同桌帮忙找,比如爱笑——善良,多愁善感——文学天赋,目的是为了增强自信)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来源:学.科.网]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最讨厌的缺点?奉迎。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您喜爱的颜色?红色。(请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颜色,还要说出其原因,目的是明白颜色的象征意)您喜爱的名字?劳拉、燕妮。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同学们,从马克思的回答中,我们走进了马克思的心灵世界,可惜这位伟大人物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好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去更全面的了解他。(2)由《少年先锋队队歌》导入。[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这首歌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共产主义的创始人我们熟悉吗?下面,我们就跟随伟人恩格斯来了解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来源:Z+xx+k.Com](3)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分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从1844年在巴黎相见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两位历史巨人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40年,建立了伟大的革命友谊。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演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勇闯语言关(1)了解悼词的特点。在电视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