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走进生活目标导航近年来,甘肃省始终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大力整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资源,形成了以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工程、文化广场、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孝道红黑榜、农村志愿服务队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持续向善向好。思考甘肃省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示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1.通过自主学习,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重点)3.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理解人民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方式和意义。(难点)一、培育“四有”公民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1)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发展科学事业(1)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要求: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目标: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2.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的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1.判断(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根本任务。()提示错误。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2)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回事。()提示错误。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提示错误。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国家的事情,而且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2.思考: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提示在当代中国,这三者就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三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而言的。探究点一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要求探究导引拉萨市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