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甲烷宝鸡市渭滨中学王鹍教学设计:本节是学习有机物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教学中以周围熟悉的有机物引入,从物质的重要用途来激发学生学习有机物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了解,掌握其化学性质,对甲烷结构的学习,通过回顾分子式,提出问题,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了解其正四面体的结构。通过甲烷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褪色的实验现象分析,掌握这种结构特点的稳定性。同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取代反应的过程,分析掌握烷烃结构特点及在光照下反应的特征,不仅提高了广大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建立有机物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从结构到性质的分析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3)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1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结构的方法。(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利用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和想象能力、形成学习有机物的科学方法。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生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2)通过能源问题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正确使用能源的教育。教学难点:1、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教学方法设计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者要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在各种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的介绍和讲解。本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确定问题、实验探究、动画演示、自主学习。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计与评价〔引言〕甲烷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每天烧饭使用的气体,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西气东输。2004年陕西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这些都与甲烷有关。①甲烷的分子式是什么?②在甲烷分子中C、H是怎么结合的?观察甲烷用途、瓦斯爆炸等图片激发兴趣形成求知欲〔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结构〔问题〕在甲烷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怎么分布?〔板书〕碳氢键的夹角是109°28′。正四面体结构。〔问题〕甲烷分子中任意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后的产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并在黑板上板演)分子式:CH4电子式:结构式:观察甲烷的球棍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观察动画演示,思考并利用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为空间问题的想象解决创造基础。丰富空间思维,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回答两个图示二氯甲烷结构是否一样?答:一样。利用三维动画演示展示甲烷结构的正四面体型。〔板书〕二、甲烷的物理性质阅读课本第112页第二段。思考甲烷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自读总结。结论: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板书〕甲烷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5-1、5-2〕将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通入溴水〔问题〕甲烷在通常状况下不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不使溴水褪色,说明了什么问题?能否用二者检验甲烷的存在?〔板书〕1、通常状况下稳定,不使KMnO4酸性溶液、溴水褪色。观察现象:溶液不褪色结论:通常状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溴水、KMnO4酸性溶液鉴别甲烷。实验探究,形成结论4〔问题〕在特定条件下会怎么样?〔观看动画演示〕请同学们看动画“氯气与甲烷在光照下的反应现象及过程”,注意有哪些实验现象发生?为什么?〔板书〕2、特定条件下(1)、取代反应①②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观看动画演示,总结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现象:①液面上升②淡黄绿色变浅③管壁上有油状液体出现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现象结论:在光照下,氯原子代替了甲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