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教案VIP免费

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教案_第1页
1/2
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教案_第2页
2/2
高考必备技巧: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在鉴赏诗歌时,需要有一定的术语或概念的积累,这样才能够帮助考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并能准确回答问题,才能体现答题的规范化和严谨性。结合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以及平时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一、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说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而是借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通过描写这些景物的形态、色彩、芬芳,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很看不起唐王朝那些骄横的豪门大族,但是他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写晋代贵族王导和谢安居住的乌衣巷连燕子都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喻示王谢家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来抒发作者对唐王朝豪门大族的辛辣讽刺之情。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歌借用空山、新雨、明月、苍松、清泉、青石等自然清新的形象,勾勒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村图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社会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寓情于景,则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的“凄”、“冷”、“残”三字既是写景,又富有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作者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这些带有浓郁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借景抒情之作所不具备的。又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惜别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二、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指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怒等情感,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具体来说,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来表露心志。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并且写物重在刻画物的神韵。借景抒情中的“景”是指自然风景,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营造一定的意境,从而为抒情服务。第二,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例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南宋诗人郑思肖的《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用心爱心专心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是托物言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标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再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借景抒情。于谦《石灰吟》之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托物言志。三、衬托与对比对比和衬托都属于比较,具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二者在使用时有所区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使所需要的事物特征鲜明。衬托,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都是以闹衬静。衬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术语辨析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