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教师日期课题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时参与人员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第二课时:苯第三课时:练习题讲评2、教学目标:本节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本节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取代反应的区别。3、资料准备:必修2教材、《创新设计》、实验器材、药品、球棍模型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活动建议第一课时乙烯【教学设计Ⅰ】提出问题:描述与乙烯有关的化学制品的外观、用途和来源→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探究实验: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讨论交流: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的结论?乙烯与烷烃结构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从C的成键特点理解)。评价与反馈:练习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设计Ⅱ】情景创设:提前布置学生实践活动(水果的催熟实验),或网上查阅水果催熟的相关资料。展示交流: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如何得到这种物质?探究实验:加热分解石蜡油,观察现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讨论交流:溶液褪色的原因?这种物质的可能结构?与烷烃结构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评价与反馈:练习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说明乙烯的重要用途。第二课时苯【教学设计Ⅲ】提出问题:苯的分子式为C6H6,写出原子可能的连接方式,给出实际的表示方法。猜测可能的性质?探究实验: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向少量苯中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讨论交流:这种物质与烷烃和乙烯结构的差异性?还可能发生哪些反应?→用多媒体动画给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得出结论: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比加成反应易于发生。评价与反馈:练习书写苯的溴代、硝化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苯的重要用途。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目标导航]1.了解烯烃的概念。2.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3.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初步体会其结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4.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会书写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了解乙烯的用途。INCLUDEPICTURE"知识聚焦.tif"\*MERGEFORMAT一、烯烃1.不饱和烃与烯烃2.烯烃的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B处:溶液紫色褪去。C处:溶液红棕色褪去。D处:点燃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3)实验结论①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②气态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实际是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议一议】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烃的分子式为C3H6,符合通式CnH2n,故该分子属于烯烃。()(2)某无色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烯烃。()(3)某无色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该气体可能是烯烃。()答案(1)×(2)×(3)√二、乙烯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无色气体稍有气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略小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C2H4+3O2――→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②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乙烯可与H2、HCl、Br2、Cl2、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CH2===CH2+H2O――→CH3CH2OH(3)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聚乙烯)。点拨制取氯乙烷时若用乙烷和Cl2的取代反应得到的是混合物,副产物太多,生成物不纯,若乙烯和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