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话题作文“香”讲评材料香是一种气味,也是一种品格。自古以来人都爱香,不论是牡丹玫瑰的复归浓郁之香,还是芙蓉兰花的清丽淡雅之香。多少文人大家以香为引,暗喻自己的品行。举例:唐太宗分析:显然总起句不能统领下文的内容,犯了思维不连贯的错误。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展开,第一主人公是只蚊子,用叙事的方法写了它对香和臭的认识。晚上,我径直飞向了小姑娘的床铺。这下子我可以得手了,心里美美的想。“妈,我乖,我没忘记点蚊香!”“不!不要!”我惊恐的大吼大叫。“蚊香,我的克星!可……可我应该叫它蚊臭吧。”想着想着,我的身体愈发无力,昏昏的坠下了。在我断气之前,我只想轻轻地告诉小姑娘什么是真正的香,什么是切实的臭——这也许是我作为蚊子度过的一生中能为人类做的唯一的善事吧。可是,她听不见了,就算这是我用整个生命吼出的声音。“香……臭……为什么分辨不清?”我喃喃的叨唠着,然后,我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一双因为疑惑而扭曲的蚊子的眼睛。分析:采用寓言形式是为了使主题深入浅出,倘若主题不鲜明或不深刻,那么语言形式就会变成童话故事,失去了应有的深刻性。前文:写了李清照的经历波折和诗文作品。接着进入抒情议论段落:也许,李清照没有闻到海棠花的香,忘记了掉落满地的黄花曾经的香,也不曾体会飘零于水面上的花的香,但是,他的词作就是浓郁的花香,四溢的香气加重了中国文学的馨香。分析:读到的意思是李清照没有真实生活经历,但是就创作出了不朽的诗文。这和作者的前文不符,恐怕也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想用让步的形式突现李清照的诗文之香。改写:也许,你也许没有闻过海棠花的香,忘记了掉落满地的黄花曾经的香,也不曾体会飘零于水面上的花的香,但是,你能从李清照的词作中闻到浓郁的花香,这四溢的香气也加重了中国文学的馨香。离家住宿的我每次在售饭窗口转后面对品种繁多形色俱佳的菜式是想得最多的竟是在家时常常被我抱怨难吃的妈妈做的饭菜。未见其花,先闻其详。花之香,没有色彩的陪伴,也没有花形的衬托,仅是这一缕香气,就足以让人记忆犹新,不能遗忘。人之香也是如此,人的气节品格如同花蕊,散发着阵阵清香,陶醉了历史,也陶醉了后人。杜甫的爱国品格化作一缕清香,芳香古今。司马迁的奉献精神化作一缕清香,芳香古今。分析:脱离的具体而真实的香,仅仅谈抽象的香是一种典型的穿靴戴帽的万能文。写作思路:由自然界的物香想到人类社会的品香,进而分析物香来源于坚强的毅力,生活的馨香是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创造的。用心爱心专心生物的香在于坚强的意志,它们没有言语的交流,没有眼神的交汇,没有肢体的交错依托,然而它们却立于大自然中上亿年,顽强的生命力和人所不及的意志是他们生长的根本。它们的香更是在于不屈不挠的精神。没有喝彩没有掌声,它们默默生长,将产物贡献给人类,没有称赞和鼓励,他们沉浸在无声的世界里,沉浸在馨香平淡的环境中,他们不求回报,不求感激,甚至不计较得失,他们拥有胜过香气的香。分析:行文思路清晰并且称递进式,不足之处在于论述太多,缺少事例证明,于是议论流于空谈。我想,在最初和亲消息传来时,她也曾动摇过吧。宫廷的阴森、和亲的艰险、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这一切的一切像潮水般涌上昭君的心头。可是,代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战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这一幕幕也在昭君的脑海里频频跳动。于是,有了指尖下的那个淡妆素衣的少女,虽然只是浅浅的笑容,却从中透露出坚毅和肯定。分析:史料推想失真和短语并列不当,造成表意的混乱。改写:我想,在最初和亲消息传来时,她也曾惧怕过吧。宫廷争斗的阴森、和亲路上的艰险、异域生活的清冷、这一切的一切像潮水般涌上昭君的心头。可是,代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战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百姓骨肉分离,还有汉匈两国永久安宁,这一幕幕也在昭君的脑海里频频跳动。于是,有了指尖下的那个淡妆素衣的少女,虽然只是浅浅的笑容,却从中透露出坚毅和肯定。香香水是香的,花也是香的。香水是人类的人工产物,是为了追求香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它香味浓郁,甚至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如今,香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