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课第四章第六七八节知识点一.本周教学内容:第四章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二.重点、难点:1.重点:隋唐时期民族政策及其民族关系、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特点2.难点:隋唐时期民族政策及其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文化情况和特点第四章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1.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先进繁荣的经济文化产生的吸引力和融汇力、中央政府开明政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雄厚国力为后盾的威慑力。开明宽柔和以武拨乱相结合,刚柔并济。2.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1)隋唐时期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国家分裂局面。(2)北方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3)隋唐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频繁,促进边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有了新发展。(4)隋唐,尤其是唐统治者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王朝与各地区少数民族间的联系。3.隋唐前期疆域辽阔(二)突厥的崛起与衰落。1.崛起6世纪前期,兴起于今新疆东北部,后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迅速发展为强大的游牧国家,中亚归附。经济以游牧为主,锻冶技术高,与中原有贸易往来。2.隋与突厥。隋初,突厥被隋朝击败,分为东西二部。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强大,不断骚扰中原。3.唐与突厥。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咸海大海南海(1)唐太宗时,大败东突厥,俘获首领颉利可汗,就地设督府,以突厥贵族管理。实施怀柔政策,使北方各族纷纷入朝,称太宗为“天可汗”。(2)唐太宗时,开始经营西域。先征服高昌,640年设安西都护府。高宗时大破西突厥。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分治天山南北。(三)从回纥到回鹘。1.归附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亡后,回纥南移,归唐。太宗任其首领为瀚海都督,回纥兴盛。8世纪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玄宗册封其为怀仁可汗,控制东起黑龙江,西至阿尔泰的广大地区。2.交往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平叛。肃宗后几次与回纥和亲。不少回纥人来中原定居经商。回纥以畜牧业为主,受唐影响,开始定居生活。3.回鹘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西迁新疆者为维吾尔族祖先。西迁甘肃者为裕固族祖先。(四)靺鞨和渤海国。1.兴起靺鞨先秦时称肃慎,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7世纪中期后,黑水、粟末两部强大起来。2.唐与黑水靺鞨太宗时,黑水靺鞨向唐进贡。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标志黑水靺鞨正式划入唐版图。3.唐与粟末靺鞨粟末靺鞨在黑水南面,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7世纪末,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收忽汗都督,从此粟末以渤海为号。渤海成为正式归属唐朝的一个州。(五)南诏崛起1.兴起7世纪前期,在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南诏强大建立政权。2.唐朝与南诏关系。8世纪前期,南诏王皮罗阁在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玄宗封他为云南王。此后南诏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六)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兴起吐蕃为青藏高原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为赞普,统一高原,定都逻些。仿唐制,设立各级政府,建立严密军事组织,制定严酷法律,还创立了文字。2.唐蕃和好。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向唐求婚。太宗遣文成公主入藏,嫁于赞普,文成公主成为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3.唐蕃和战吐蕃强大后,双方连年交战。安史之乱时,吐蕃军一度攻入长安。8世纪初,唐蕃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入藏嫁赞普册带珠丹。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怎样理解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从世界来看,我国得以成为当时亚洲东部最强盛的大帝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内,各族交往频繁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推动了兄弟民族的发展,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