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共两课时)第1课时离子反应[设计思想]本节是在初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高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离等基础上展开。教学时,从离子反应的本质出发,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规律。通过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认识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质及规律(B)(2)离子方程式意义(B)2.过程与方法通过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实验,综合运用物质结构知识、电解质溶液电离等知识,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分析、比较、归纳的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交流,体验化学的乐趣,感悟科学实验时认真、严谨、求真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反应本质和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规律。三.教学用品药品:HCl、NaOH、NaCl、BaCl2、AgNO3、CuSO4、Na2CO3、K2CO3、(NH4)2CO3溶液、酚酞溶液。仪器:试管、滴管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用心爱心专心2.流程说明复习引入:通过典型例题,复习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知识,写出实验中有关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引入课题。讨论:讨论HCl、NaOH、、NaCl、BaCl2、AgNO3、CuSO4、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作准备。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1)在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2)、HCl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3)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4)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5)Cu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引导分析: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分别发生什么现象?这些反应属哪一种化学反应类型?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2)以上各个反应中:两种溶液混合前的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什么反应?(3)上述实验中,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小结板书: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练习设问:让学生写出上述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并提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教材P84)Na2CO3、K2CO3、(NH4)2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思考讨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不同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却是相同的?(2)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3)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可以表示哪一类型的离子反应?(4)Na2CO3与醋酸的反应能否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小结板书: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离子方程式反映了离子反应的实质;(2)它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如能进行,请写出离子方程式。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引入[复习]指出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说明判断的依据。NaOH、KOH、NH3·H2O、C2H5OH、HCl、HNO3、NaCl、CH3COOH、H2SO4、Na2SO4、氯水、BaCl2、AgNO3、CuSO4、Na2CO3、K2CO3、(NH4)2CO3[复习]试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l、NaOH、、NaCl、BaCl2、AgNO3、CuSO4、Na2CO3、K2CO3、(NH4)2CO3思考、判断、交流。写电离方程式:HCl→H++Cl-NaOH→Na++OH-NaCl→Na++Cl-BaCl2→Ba2++2Cl-AgNO3→Ag++NO3-CuSO4→Cu2++SO42-Na2CO3→2Na++CO32-以原有知识引出课题,并实现知识衔接,思维衔接。巩固练习,为分析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作铺垫用心爱心专心[提问]上述溶液中存在那些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