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欧姆定律的应用一、课题:欧姆定律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3.会应用已学知识推导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掌握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并会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解决一些电路问题。四、教学方法通过欧姆定律的变换式领悟测未知电阻的方法,根据实验原理制订实验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利用伏安法正确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五、教具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电源、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定值电阻1个六、教学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第一课时:①怎样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大小?实验原理?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运用公式计算出导体的电阻.这一方法称之为伏安法。②怎样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活动1)测待测电阻的阻值①设计实验的电路图②所需实验器材?电源(干电池2节)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学生讨论“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保护电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UR=IAV教学过程教学过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1个,待测电阻1个,导线若干。③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④设计实验表格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①②③⑤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的位置。(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取三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表中。(3)根据纪录的三组数据,分别算出对应的电阻值。(4)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即待测电阻的阻值。(活动2)测小灯泡的电阻将上述实验中的待测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记录三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表中,算出每次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①②③①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是否相等?②什么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值较大?测量。课本P96断开开关、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的位置、注意和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不相等灯泡亮端电压较大时不能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这一差异不是测量误差,所以不能求其平均值。讨论这样猜想的理由AV程教学过③能否算出三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④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补充习题P66—P68“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若某次实验急需一个200Ω的电阻,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Ω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Ω的电阻呢?猜想:将几个电阻串联起来得到200Ω的电阻。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长度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而将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导体串联后电阻应该变大。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与每个串联电阻的关系(活动3)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①设计实验的电路图②所需器材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定值电阻两个,电源(电池2节),开关1个、导线若干③实验表格U1=VI1=AR1=ΩU2=VI2=AR2=ΩU=VI=AR=Ω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讨论讨论电阻大的两端的电压大AR1R2V程结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这一实验结论是否有理论根据?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1=I2=I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得:U1=IR1U2=IR2U=IR因为:串联电路U=U1+U2所以:IR=IR1+IR2R=R1+R2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①若有n个电阻串联,则:R=R1+R2+R3+········+Rn②若R1=R2=R3=········=Rn=R0,则R=nR0③串联电路中是电阻大的两端电压大,还是电阻小的两端电压大?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有何关系? I1=I2∴4.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若我们需要一个10Ω的电阻,但是你手边仍然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Ω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讨论这样猜想的理由电阻小的通过的电流大IR1R2U2UU1UI=RI1=U1R1I2=U2R2U1R1=U2R2U1U2=R1R2U1U2=R1R2个10Ω的电阻呢?猜想:将几个电阻并联起来得到10Ω的电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