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我国知识产权投资现状及趋势摘要本文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研发投资现状及趋势,跨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申请现状及趋势,跨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入股现状及趋势,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现状及趋势,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维护现状及趋势这几个角度的剖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知识产权投资的现状及趋势。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投资策略作了简述。关键词:跨国企业、知识产权、投资正文一、现状及趋势(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研发投资现状及趋势1.现状:法律环境,例1997年中国《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办法》;2.趋势:1)研发机构增长迅速,研发投入明显增加,不断提升在华研发机构地位;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设立了合资研发中心,成为首家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随着1997年中国《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办法》的出台,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掀起了热潮。截至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近1200家,累计投入金额超过50亿美元,研发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通讯、计算机软件、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自动化、化工、电子数码产品等高新技术行业。[1]2)区域性投资分布显著;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地理分布大致是北京、上海、广东各占1/4,有1/4散落在全国各地,又以江苏等沿海省份为主。2003年底,北京有外资研发中心293家;上海有107家;广东有100多家(包括采购中心),其中深圳拥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26家;江苏有58家各类外资研发中心。[2]原因在于此类城市,技术人员资源多,知识产权资源也多,知识产权贸易相对发达。特别是北京是政治中心,由于知识产权仍然是初期发展,很多纠纷只能在北京得到周全的解决,因为很多立法的不完善,发展的不健全。特别是专利的搜索,只能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中才能享受到国家专利局专利搜索的资源,让很多研发投资只能限定在这些城市中。据悉全球500强企业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计划到2003年新建的浦东研发中心将要招聘优秀技术人才400人,微软公司将上海的亚洲技术支持中心升格为微软全球工程策划中心后,将新增300名中方员工。2002年7月,戴尔公司在上海成立戴尔中国设计中心(CDC)首先吸纳中国270名技术人员,并计划在几年内把技术力量扩大到1000名。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R&D机构,吸纳了我国大量的优秀科研人才从事世界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工作。[3]3)行业分布具有倾向性就拿世界500强来说吧,世界500强企业中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软件、电信、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汽车、化工、高等技术高附加值加工等。相对而言这些产业发展迅速,非常具有投资的价值。据2004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的消息,“在我国以各种形式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经超过600家,北京市累计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已近200家,这些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其中IT领域的外资研发机构就有100多家,北京已经成为了跨国ICT企业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首选之地。[2]4)国别来源多元化且一定集中性虽然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有很多,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科技强国。他们在华实施研发投资的目的在于占领市场,吸收人才资源。5)实施研发的本土化策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机构,雇用我国科研人才进行产品开发工作,更好的将研发工作与中国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以此扩大中国的市场份额。例如,广州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考虑到中国消费者传统上具有首乌可以润发作用的观念,于是开发新一代“飘柔首乌黑发2合1洗发水”,进一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3]6)研发投资倾向于独资投资方式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是否具有无形资产,如生产专利或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商标等,在跨国公司选择投资模式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技术保密或技术领先等问题的考虑,具有大量无形资产的跨国公司大都选择独资结构,并且愈是技术领先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用独资的形式.从现实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使用母公司最先进技术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