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教学目标:1.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水平,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过程预设:课前准备,打开练习本,拿出一枝笔,准备好的示意老师。能够上课了吗?1、引出规律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画几个图形,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来画。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开始: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问:是圆多还是三角形多?继续画。问:学生再画,好,暂停,前面我说你画,后面我没说你怎么也懂得画什么?说说为什么?(圆和三角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问: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规律吗?(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就这样排列下去)2、间隔排列师:看这组图形,两个圆之间是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之间又隔了一个圆,我们能够说圆和三角形是间隔排列的。板书:间隔排列)3、一一对应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画。如果我不说停你们就这样一直画下去。能想个办法来表示吗?生:画个省略号。师:对,用省略号表示。师:这省略号的意思,你明白吗?(表示有无数个圆和三角形)师:再补上两个。圆有多少个,你能数的出来吗?三角形呢?师:圆有多少个不知道,三角形也不知道。圆和三角形的个数哪个多呢?(一样多)数不出来,你怎么知道一样多呢?(让学生指着图讲,边讲边用粉笔做上记号,让同学们能听懂看懂。有一个圆就有一个三角形。)师:用弧线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圆和三角形铁这种排列叫做“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相等的。老师再画一个圆,现在谁多呢?为什么师:最后一个圆形没有对应的三角形。我们再来看这个图形,数一数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你又发现了什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反过来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一个。)小结: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形,我想和十分钟前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原来我们知道它们排列是有规律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样排列的规律叫做间隔排列的规律,而且我们看出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当看到这张图形的时候,我们知道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一样多的,这样呢?圆的个数比三角形的个数多一个,因为圆没有对应的一个三角形。二知识迁移,进一步探索规律1.出示教科书主题图。师:观察: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吗?生:„„师:前面有同学说过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我们一起来看着图一起读一读,兔子和蘑菇是不是间隔排列的。生读:兔子-蘑菇-兔子-蘑菇„„师:很有节奏,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是吗?看到间隔排列你想到一一对应,那兔子和蘑菇谁多呢?还是一样多呢?生:兔子多。师:老师希望能听到兔子比谁多?多多少?你又是怎么想的?生:师:柱子和网是间隔排列的,手帕和夹子也是间隔排列的,那么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等一下我们一起汇报交流。生:柱子比网子多,因为柱子和网是一一对应的,最后多出一根柱子,柱子没有对应的网子。柱子比网子多1个。生:手帕和夹子„„2.思考、讨论、交流(辅以画图说明)。用〇代替兔子,用△代替蘑菇师:我们继续来看这幅图(夹子和手帕),这个圆表示什么?三角形呢?一看就明白了,这前面一一对应,这个圆没有对应的三角形,夹子比手帕多1个。师:(兔子和蘑菇)这里的圆形和三角形分别表示什么?同上师:(柱子和网)同上3.把三幅示意图合并成一幅图。师:咱们能够把把三幅图合并成一幅图。用圆表示夹子、兔子、柱子。用三角形表示手帕、蘑菇、网子。演示合并。师:看中间这幅图形,圆表示的物体和三角形表示的物体,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一对应的,个数是相等的。)如果后面还有一个圆形表示的物体。那么这时候圆表示的物体比三角形表示的物体多1个。师:现在再来看这幅图,又有不同的想法了。现在的圆形和三角形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物体,这两种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