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仅供参考】教体局教育进展三年规划部门: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教体局教育进展三年规划一、总体方针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同学、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老师精英队伍,建设窗口示范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重铸汝南教育辉煌。二、规划内容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进”的进展目标,确定“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抓班子,实现中、学校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学校、学校老师队伍;抓调整,结合新城区建设和农村中学校布局调整。3年内在新城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学校、2—3所学校;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学校等10所示范性学校。达到城区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学校5—6所、学校5—6所、民办幼儿园2所,实现高中、学校向县城聚集,学校合理布局并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的目标,推动城乡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工作进程(一)高中教育。1、建立高中校长竞聘制度。高中校长职位空缺,教育体育局严格根据选拔条件和程序推举空缺职位2—3名拟任人选,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共同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后由教体局直接管理,对新任校长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年为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任期内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由教体局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作为其任用依据。此项工作进行。2、建立老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老师队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老师队伍结构。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老师充实到学校任教;把不适应学校教学的老师充实到学校任教。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老师中招聘39名第2页共6页35岁左右的骨干老师,充实到我县高中老师队伍(其中汝南高中21名,汝南二高14名,双语学校4名)。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老师队伍。此项工作XX年2月结束,XX、XX年引进名额,将根据当年县直及汝宁镇空编情况而定。3、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讨论、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老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XX年2月进行,XX、XX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岗,也根据《招聘方案》进行招聘。4、加快普通高中建设。XX年在原实验中学北边新建一所占地200亩、拥有90班规模学位5400个普高一所,XX年5月开工建设,XX年投入使用。XX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县城区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二)学校教育。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学校及中心校校长形成职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实行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对新聘的学校校长及中心校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此制度即将出台,XX年3月完成两所中心校副校长、两所学校副校长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2、建设示范性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学校向中心镇集中,学校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XX年前,把部分乡(镇)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学校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学校老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学校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学校。三门闸、三里店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汝南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学校同学可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在中心乡(镇)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学校、老君庙学校、留盆学校、梁祝学校、金铺学校、三门闸学校、王岗学校、官庄学校10所学校为示范性学校,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第3页共6页示范带动。3、招聘学校老师,服务学校教学。根据XX年形成的空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