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作者简介镶暖和响晴水藻贮蓄澄清髻儿伦敦济南晒太阳jĬxiāngzǎoChéngxiǎngzhùhéjìshàidūn读一读,写一写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二)能力目标: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境物的独特感受及寄寓的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整体感知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无风响晴温晴喜爱赞美对比与北平比无风与伦敦比响晴与热带比温晴宝地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写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法写的?2、抒了什么情?抒情方式是怎样的?3、用对比有什么作用?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法赞美济南是个宝地。直抒胸臆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以“奇迹”“怪事”引出“宝地”响亮的声音响亮的天气响晴,响亮:都有“响”,但没有表示声音大的意思,“响”修饰“晴,亮”的程度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响亮:十分明亮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继续讨论阅读第2、3、4、5自然段1、读第二段,想想文章怎么转入写山景的?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2、揣摩文段的写作内容及顺序。山水阳光普照薄雪覆盖城外远山绿慈善秀气秀美清澈透明小城:晒睡醒小山:围保暖小摇篮人们:含笑不着急—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冬天慈善冬天温晴的原因冬天温晴的原因薄雪覆盖下的山山上-矮松-一髻儿白花-日本看护妇“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l)妙在雪色(2)妙在雪光(3)妙在雪态山尖—全白(镶银边)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山上-矮松-一髻儿白花-日本看护妇顺由高到低山腰—露粉色害羞山尖—全白(镶银边)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山上-矮松-一髻儿白花-日本看护妇由高到低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按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城外远山的?素淡雅致(秀美)城内--城外(卧村庄、雪小水墨画小水墨画)狭窄宽敞这一字传神是、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城里城外由高到低由里到外移步换景写景顺序:绿萍、绿水藻、绿柳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活”——冬水清澈通透“绿”——冬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衬托水的绿)本课小结•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标题:“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先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三组对比•再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呼应点题•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情景交融•词语的选用写作特点: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2、寓情于景,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