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线整理概述最近几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熟悉。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增进健康,此刻却被告之,赖以招架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趋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域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域增加。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癌多发区。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净的人受紫外线的要挟更大。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进程中进行处置,固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另外,臭氧层受到破坏还可引发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皮肤基因。因此本项整理将日趋显得重要。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另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抵达地面。UV-B能量大,能致使真皮血管扩张红肿,出现水泡,产生晒伤。UV-A会引发肌肤变黑,造成皮肤干皱。皮肤晒黑主如果人体抵御日光破坏造成的,但这个进程本身在某些人身上会致使癌变。具体情况是紫外线能使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形成碎片。当皮肤内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核就会释放修复性的物质——酶,酶能有助于产生新的DNA,以替换被损形成的碎片,但是被损的碎片和酶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若是超过修复能力会使皮肤致癌。紫外线对人们的危害在于它对皮肤具有透过性。波长较长的UV-A比UV-B透过皮肤量大,对人危害最大。因为超短紫外线UV-C能被臭氧层所吸收,再加上各类气体、云雾、尘埃等的散射,使得小于280nm的电磁波无法抵达地面,UV-B也只有一半能抵达地面。按照资料统计:皮肤角质层可吸收紫外线照射量的60%~80%,表皮层可吸收6%~18%,真皮层可吸收10%~20%。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长年受日光照射,眼睛的晶状体吸收大量紫外线,造成机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损伤,引发白内障和部份失明。纺织品与紫外线服装的功能是保暖、使穿着者美观和防护。原始的保护功能是避免机械性的损伤,防紫外线是近代添加的另一种保护功能。服装的紫外线透过率与衣服的厚度、面料的纤维组成和组织规格、色泽与花纹等有着很大关系。例如浅色女式紧身内衣的光透过率为75%,而蓝色牛仔仅为%,白色衬衣透过率为14%,绿色棉布虽然比前者轻薄一半,但透过率却只有10%。在所有的色泽中红色是最佳的防护服装,因为紫外线离太阳光谱中红色最远、波长最短,容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接纳与吸收。各类纤维吸收紫外线的性能不同很大。涤纶纤维分子中的苯环结构对300nm以下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性,所以紫外线透过率很低。涤纶缎纹组织紧密,涤纶乔其纱组织中间隙绞多,因此二者对紫外线透过率真有显著不同。无光涤纶和有光涤纶之间的紫外线透过率也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无光涤纶中的二氧化钛起了漫反射作用,因此透过率较低。羊毛、蚕丝等蛋白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对300nm以下的紫外线也有强烈的吸收性。从以上对各类纤维的比较可知,棉织物是紫外线最易透过的面料,而纯棉服装又是回归自然最受欢迎的消费品,更是夏日的首选衣着,因此纯棉服装是防紫外线整理的主要对象。由于人体各部位对紫外线抵御能力不同,其中上身最差,因此纯棉衬衫、纯棉T恤和纯棉女性紧身上衣更需要进行防紫外线整理。澳大利亚太阳安全公司以为,每一年全世界需要防紫外线衬衫有1000万件,就澳大利亚市场来讲就需要200万件。有人说这各估量过于保守。防紫外线整理原理对纤维、纱线或织物进行添加化学药剂处置。通过这些处置,使织物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对紫外线有屏蔽效果(紫外线屏蔽剂);或将紫外线吸收(紫外线)后,将高能量紫外线转化成热能或无害的低能量辐射,以降低紫外线对织物和人体的伤害。防紫外线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紫外线反射剂,另一类是紫外线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