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乘小数”的教学片段及反思隆林一小杨美荣片段师:同学们,你们去商场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逛逛商场,你们愿去吗?(电脑显示人们逛商场的购物的各种场面。再显示特写镜头:一位老奶奶买大虾,每千克14.7元,老奶奶买了0.5千克,应付多少钱?老奶奶想了老半天还是付不出钱。)师:同学们!这位老奶奶遇到了什么困难?生:老奶奶不知道要付多少钱。师:你们乐意帮助老奶奶解决这个问题吗?生:乐意!师:同学们很热情,请你们先自主合作讨论,再算出应付的钱,看哪一组算得最快,方法最妙。(生讨论、计算)师:同学们能力很强,很快就算出来了,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来展示算法和算理。A组代表:算法:14.7×0.5=73.5(元)14.7×0.5——————73.5算理:我来向大家说说我们组的算理,每千克14.7元,老奶奶买0.5千克,就是求14.7的0.5倍是多少。(B、C、D组算法略)生a:我想问A组代表,是1大,还是0.5大?A组代表:当然是1大,0.5才是1的一半。生a追问:那你算的买0.5千克付的价钱,为什么比一千克付的价钱多呢?A组代表:噢!错的。我们组讨论时为什么没想到这一点呢。生b:我认为A组在计算的结果上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正确了。生c:我认为A组代表说的14.7×0.5是求14.7的0.5倍是多少不正确。师:为什么?生c:我认为和原数相等才叫一倍,0.5才是1的一半,没有到一倍,所以不能说成0.5倍。师:那应该怎样说才合理呢?生d:我认为应该说是求14.7的一半是多少。生e:我认为是求14.7的二分之一是多少。生f:我人为是求14.7的十分之五是多少才是正确的。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生c、生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为14.7的十分之五就是把14.7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取一半,一半就是二分之一。你们都很热情的帮助别人,现在老师要买.0.82千克的大虾应付多少钱呢?请你们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帮老师算一算。……反思:在教学中我创设计算的情境,再向学生提出智力的挑战,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计算。这样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有数学”,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体验教学的过程。学生代表展示完毕我并不急于评价学生的各种算法而是让学生对刚才的算法进行交流、评价,自觉比较选择最优方式。在交流评价中,a生意想不到的一个问话,使得全班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解除了原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用乘法计算积应该比原数大,而现在积为什么比原数大的心里矛盾,引发了全班学生对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深刻理解,也诱发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参与,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这就是教师诸多讲解、反复示范、问答所无法取代的。从这一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经历了学数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