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教学课件 苏教版-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教学课件 苏教版-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_第1页
1/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教学课件 苏教版-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_第2页
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教学课件 苏教版-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_第3页
3/19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刻舟求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过了《郑人买履》,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在这节课,我们还会再看到另外一个愚笨的人,他的名字叫“楚人”,我们看看,“楚人”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传说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官至秦国丞相。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昭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作品介绍课前检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shèqìhuòjù刻舟求剑课前检测(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及反(5)遂不得履(6)无自信也听我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试着读自读课文,翻译大意,找出重难点词语,小组讨论。关键点细读原文:楚人有涉江者,•者:……的人释义:有个楚国人渡江,关键点细读原文: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他的,指楚人的•坠:掉•于:到释义: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关键点细读原文:遽契其舟,•遽:立即,匆忙•契:雕刻•其:那,那个释义: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关键点细读原文: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所从坠:剑坠落之处释义: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关键点细读原文: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止:停止•所契者:指船上刻记号之处释义: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小结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能试着说出来吗?叙述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品读文章原文: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矣:了•而:连词,表转折,但是。•释义: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品读文章原文: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若:像此:这样不亦……乎:不也……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释义: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小结你能说说后半段有什么含义吗?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文,发人深省。课文翻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课文翻译这则寓言说了一个什么事?有什么寓意?这则寓言写一个渡江的楚人不慎将剑掉进江中,却在江边根据刻在船上的记号下水找剑。告诉人们: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续写《刻舟求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教学课件 苏教版-苏教级上册语文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