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题型专攻练(四)比较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1.(2015·龙岩质检)“”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解析】选B“”。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故A错误;刺史由代表中央监察各州,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故B正确;因此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削弱,故C错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皇权专制受到挑战,“”但无法推断出是否前所未有,故D错误。2.(2015·菏泽二模)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这说明宗室科举()A.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B.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C.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D.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解析】选B。材料与政治机构的完善无关,故A错误;宗室从不用参加科举就可赐名授官,到需要参加科举才能获得官职,说明宗室子弟走向平民化,故B正确;宗室只是没有了赐名授官特权,其他特权依然存在,故C错误;材料与科举制由盛转衰无关,故D错误。3.(2015·临沂二模)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对这一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B.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C.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D.欧洲造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造就了欧洲【解析】选C“。材料中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体现出欧洲为中心,亚非拉为边缘的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充分体现出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19世纪欧洲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对其他地区进行了扩张,工业文明冲击亚洲等其他地区,故C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显示欧洲工业化发展,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发展,体现了欧洲造就世界的观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4.(2015·大庆二模)1895年之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解析】选C。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减弱了民族企业发展的封建阻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正确。5.(2015·衢州二模)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A.魏源B.邹容C.康有为D.孙中山【解析】选C。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要保留君主,也要实行一定的民主,跟题干中两人的观点相符,故C正确。6.(2015·三明质检)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解析】选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只有破坏而无建设,“”未体现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A错误;启蒙运动并未局限于批判宗教神学,故B错误;启蒙运动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如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C正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者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故D错误。7.(2015·烟台一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析】选B“”。关于真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