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道人大工作实践成效的调研报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全力推进保增促调、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加快建设法治宁波”的工作目标,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又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据此,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事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为各方所关注的街道人大工作,列为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一项调研课题。街道人大工作是伴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新事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评判近年来街道人大工作在宁波的实践,提出今后工作的对策建议,是当前我市人大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常委会党组的安排,由党组副书记、常委会副主任卓祥騋牵头组成课题组,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近期,课题组实地走访了11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县级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街道工委),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到街道社区现场了解、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研;同时,还组织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人赴北京、山西等地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街道人大工作的缘起发展及运作现状进入新世纪,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1年,部分县(市)区开始撤镇(乡)建街道工作(下称撤建工作),这使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成为其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但由于撤建工作是成建制进行的,所以撤建后,就其行政职能来说,包括管辖范围、行政职权、财政体制等,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多数还增加了工作内容,如拆迁任务加重、维稳压力加大等。但就基层民主政治而言,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镇乡一级人大组织没有了,其本级人大代表及人大主席团不复存在。人大工作在街道出现了“断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第1页共9页为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xx市开始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作的新路子。初期,多数街道以人大联络员形式开展工作。随后,部分县级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人大联络处,有的设立工作委员会。2004年,中共xx市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明确县级人大常委会可在街道设立工作委员会。很快,各地人大常委会先后在街道设立了工作委员会。2006年,市委批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xx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工作的意见》,对人大街道工委的机构性质、隶属关系、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经费保障等问题都作了明确。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街道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开始进入比较规范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市所有63个街道(除大榭外)全都建立了工委,组织体系健全,配有专职主任46名、党工委书记兼任主任17名,专职副主任37名、兼职副主任1名,工委委员247名(绝大部分由县区人大代表兼任)。人大街道工委属县级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双重领导,其工作职责是:做好代表服务工作,组织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为代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服务,听取办事处工作汇报,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见,督促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认真办理代表建议等。街道工委主任、副主任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常委会任免;工委委员由街道党工委任命。人大街道工委普遍建立了会议、学习、工作汇报、代表活动、联系选民、视察检查等工作制度。工作经费尽管列支渠道各不相同,但都有保障。二、街道人大工作的实践成效(一)服务代表开展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服务代表是人大街道工委的主要职能和工作重点。在各县级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xx市各人大街道工委积极履行这一职责,热情周到地为代表服务,有力地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一是组织代表培训,为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服务。近年来,各地人大街道工委始终把做好代表培训工作作为服务代表的基础工作,把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健全培训制度,增强培训实效。各人大街道工委普遍制订届、第2页共9页年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围绕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突出“应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