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仿真模拟卷(二)(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据了解,目前唯独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读图,完成1~3题。1.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技术因素B.政策因素C.经济因素D.自然因素2.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的主要原因是()A.沿线资源丰富,运量大,难以提速B.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居多C.沿线人口稠密,地表崎岖,气候条件复杂D.沿线经济落后,为联系更多的小城镇3.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更完善,前来务工、旅游等的客流将加速流动B.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C.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圈联系更密切D“”.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结构,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快捷解析第1题,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因此当前影响我国铁路修建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宜昌至利川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条件复杂,多桥梁、隧道,难以提速,故一直未开行动车。第3题,该铁路为客运专线,故不会直接缓解长江沿江货运压力。答案1.C2.B3.B下图为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C.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D.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5.下列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小麦冬灌的是()A.河南B.青海C.黑龙江D.湖南解析第4题,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土壤冻结,不利于水的下渗,冬灌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遇蒸发加剧,则会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故冬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土壤中水分较多可以减少风力侵蚀,保护表层土壤;冬灌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第5题,四个选项中,河南为冬小麦主产区,最适宜进行小麦冬灌。答案4.D5.A下图为北京某年某时段850hPa等压面高度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1460m处某点P,在①~④四个不同时刻的气压或空气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B.②时刻,P点空气盛行下沉运动C.③时刻过后,P点的气压将继续下降D.④时刻之前,P点空气一直持续上升7.关于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地区降水与850hPa等压面高度变化曲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与850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B.降水与850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C.降水与850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D.降水在850hPa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在④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②时刻P点降水较多,空气盛行上升运动;④时刻之前时间跨度较大,故空气运动不确定。需要注意的是,1460m高度不能被认定为空气对流运动的上限。第7题,将(a)(b)两图对照可知每次降水出现的时刻都在850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波谷前。答案6.C7.D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1)。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2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A.9~10米B.7~8米C.6~7米D.4米以下9.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有效防止霜冻。第9题,风扇启动后,可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风扇吹出的并不是热风;近地面(0~4米)存在空气对流运动,但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