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1.(·浙江四校二联,14)一小物块从倾角为α=30°的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10m/s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1-1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则物块在运动时间t=1.5s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图1-1A.3.75mB.5mC.6.25mD.15m解析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gsinα+μgcosα=10m/s2,小物块运动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1s<1.5s,由于mgsinα=μmgcosα,小物块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即停止,故此时小物块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x==5m,选项B正确.答案B2.某质点在0~4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1-2所示,其中0~2s内的图线是正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A.前两秒内的位移大于后两秒内的位移B.在前两秒内,1s末质点的加速度最大C.第2.5s的加速度与第3.5s的加速度相同D.0~4s内合力做的功不为零解析在v-t图象中v-t“”“”图线下包围的面积等于质点在该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由题图知质点前两秒内的位移大于后两秒内的位移,故选项A正确;由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1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第2.5s和第3.5s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B、C错;由动能定理知0~4s内,合力做的功为零,选项D错误.答案A3.(·福建卷,13)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r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A.GM=B.GM=C.GM=D.GM=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mr,整理可得GM=r3,故A正确.答案A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3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图1-3解析由图可知0~2s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2s受力大小恒定,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2s~4s做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为负,大小恒定,位移继续增加.4s~6s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大小恒定,总位移减小.6s~8s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大小恒定,位移继续减小.综上分析,应选B.答案B5.如图1-4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O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图1-4A.va=vbB.va=vbC.ta=tbD.ta=2tb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得tα=,tb=,则ta=tb,选项C、D错误;vata=2vbtb,得va=vb,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答案B6.(·四川卷,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即第一宇宙速度v=.所以==2,选项A错误.由mg=得:==,即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选项B正确.由=mr得:==,所以选项C错误.米尺在行星上相对行星是静止的,其长度是不会变的,选项D错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1-5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1-5A.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D.斜面仍将保持静止解析对整体研究,倾角θ减小,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不变,则选项C错误,D正确;对光滑球,由平衡条件得,斜面对球的弹力FN=,倾角θ减小,弹力变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则选项A正确,B错误.答案AD8.(·浙江卷,18)如图1-6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