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发布时间:2012-10-2615:40:01来源:原创【打印本页】1.设计目标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初步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实现地质资料收集全面化、整理标准化、录入格式化、管理常态化;充分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多元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化水平,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实现重点区域地质模块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提取、信息生成等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社会投资风险,构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和动态运行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2.总体框架设计面向城市地质和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建设、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需求,基于GIS、地质、三维可视化和VirtualGlobes技术,建立了三维环境下的海量、多尺度、三维立体地质信息的建模、集成、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下图)。三维地质建模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3.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从纵向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2)数据库层,(3)数据服务层,(4)专题数据及应用层;(5)业务层。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划分示意图3.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满足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在数据录入、数据编辑、数据更新、数据转入等方面的需求,包含数据辅助整理入库和辅助建库软件编制工具,实现海量数据库建立和后续数据更新,以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数据采集层实现了基于已有空间数据的建库和三维建模。3.2.数据库及其管理层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用来管理所有地质专题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实现地质专题数据的导入导出和加载可视化显示。三维模型目前基于标准obj及vrml交换格式存储,以大字段方式存储于数据库。Ctech、discover3D和MapGISK9等三维建模工具建好的模型导出为中间格式后进行入库,然后统一由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管理。数据库层存储了来自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类空间和属性数据,按数据类型分包括空间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专题图形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专业属性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等数据库。数据库在Oracle支持下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具有下述特征:由于地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存于Oracle环境中,基于SQL开放式的检索语言的访问界面及OraclePL/SQL过程式语言,使空间数据操作和常规属性数据的操作在SQL一级可以任意有机的结合,这极大地方便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4D)及专题空间数据按标准分幅来组织、存储、管理。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方式和坐标投影要求,为金字塔式的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数据分析创造了条件。由于空间基础地理及专题空间数据更新周期较长,数据量大,数据转换入库采用批量处理办法。专题和局部图形数据的存储管理。所涉及的空间数据主要是单点位置上离散的各类空间数据,图件比例尺各异,图形比例尺不统一,难以用常规的标准分幅来组织、管理,所以以专题和外接多边形为单位单独存储数据。数据库中专业属性数据利用Oracle关系数据库建库。专业属性数据按统一的实体编码标准对数据模型及数据项进行编码,使之在系统内具有唯一性,并通过元数据及数据字典统一进行管理。3.3.数据服务层基于数据库层,应用ArcGIS、GDAL、iTelluroServer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满足管理部门及内部用户对于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在查询、检索、统计、分析方面的需求。数据服务层包括以下服务:1)数据和应用接口:基于Web服务,通过http协议向客户端提供功能和数据的接口层;改部分基于ArcGIS、GDAL、ADO.net,为系统提供不同的基础数据、分析服务和功能,实现功能模块层和底层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调用、交互;2)三维数据提供模块:基于iTelluroServer定制(配置)的空间、属性数据提供程序,为客户端提供三维数据服务;3)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数据查询服务:公用的属性、空间数据查询、处理、分析、管理模块,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