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穷人教学设计VIP免费

穷人教学设计_第1页
1/7
穷人教学设计_第2页
2/7
穷人教学设计_第3页
3/7
《穷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痛苦,认识到劳动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穷人之间互相帮助的阶级友爱。2、运用学过的阅读知识,理解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使课文合乎情理。3、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重点通过品词、品句,使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穷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体会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受她崇高的品质。一、导入驴危沂究翁?br>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投影)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二、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0课─穷人。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⑴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他会说什么呢?⑵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⑶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难怪她忐忑不安。!3、理解──忐忑不安。(心神不安定)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1、⑴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⑵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⑶①学习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桑娜一家生活贫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都已经是深夜了,还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深夜,一边等丈夫一边织补破帆,就是这样辛勤劳动,“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家境艰难,这种贫苦的生活还是靠着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来维持的。这时老师可以追问:穷苦的桑娜家是什么样呢?从中你能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投影1、2节)学生通过读第1自然段,就可以找到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家境虽然贫寒,但桑娜却把它收拾得干净利落,“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可见桑娜是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投影16节)2、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⑴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⑵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⑶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所以没有多加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3⑴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⑵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穷人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