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面粉2009-05-0902:49:00|分类:教案|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干面粉的特征及干面粉变湿面粉团的过程。2.用面粉团大胆地创造,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3.引发幼儿探究事物的好奇心。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干面粉的特征及干面粉变湿面粉团的过程。活动难点:幼儿能用面粉团大胆地创造,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活动准备:干面粉若干,小碗、水,每人一份。辅助材料:红豆、黄豆若干。活动过程:1.出示‘面团娃娃’(1)引导幼儿说出该娃娃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出示‘面团娃娃’,提问:“这娃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2)提示:“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面粉,看一下它是怎么样的?”2.感知干面粉的特征(1)幼儿用手抓干面粉,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知。(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干面粉是白白的,摸上去滑滑的,细细的等。3.感知干面粉变湿面粉团的过程。(1)提示:“想一想,怎样使干面粉变湿面粉团?”(2)启发幼儿动手大胆地尝试:幼儿操作:在碗中一点一点的加水,用手搓面粉。(3)幼儿边操作边观察,提出一些发现的问题:“在揉面团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你是怎样做的?”(4)教师、幼儿共同讨论。如:水和面粉的比例,师生进行讨论。4.根据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用面粉团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1)幼儿大胆想象、制作。教师指导,并给予鼓励。(2)幼儿介绍自己做的面团制品。延伸活动:把制作好的‘作品’,晾干。设计意图:用面粉制成的各种点心,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但孩子对制作点心所用的材料(面粉)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为了让孩子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感兴趣,引发幼儿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及大胆想象、制作。我设计了《会变的面粉》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面粉变面团的变化过程,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三)、操作“和面”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四)、擀面1、教师:刚才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天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2、教师:手擀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仔细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五)、品尝1、教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忙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2、教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始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出现咯!(师幼倒数)3、教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