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常规教育教案【篇一:常规教案】活动目标:打破沉默,消除默生感。促进成员互动,激发创造思考能力。活动时间:全体-30~40分钟。个人-如一班40人,每人可给30分钟;人数少时,个人表演时间可以增加。活动过程:领导者a站在场中示范介绍自己。介绍后,一面以自己独特的、吸引人的动作行进至圆圈夫同伴b(行进中,一面说出自己的嗜好,如我喜欢...)。并把双手搭在b的肩上或拍b的双手均可。a站在b的位置,b模仿a的动作并重复a的简介(他是谁...他喜欢...)行进至中心点。换b在圆心简介自己,然后再以自己独特的动作前进至圆圈找同伴c。以此类推,一个接一个,直到全体介绍完。彼此分亨回馈。注意事项:1、动作自创,任何动作或配合动物叫声均可,但不要尖叫,以免秩序大乱。2、表演者要能连贯进行,气氛更能符合传梁之功用。正月里(语言)一)活动目标1.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庆气氛。2.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3.尝试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烛(二)活动准备录像带、各种花灯、日历、竹条、棉线、铁丝、彩色皱纹纸、卡纸等二)活动过程1观看录像,感受正月里(春节、元宵节)的节日(1)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录像,让幼儿积,让幼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2)帮助幼儿分析和整理录像中节日活动的名称。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神,有的还挂上大红灯笼,小区、村镇的街道也挂上了彩旗、灯笼。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备酒宴,看春节联欢晚会。2.谈话活动,回忆自己过节的情况。(1)“孩子们,刚才咱们看到录像片中人们过节的热闹气氛,我看到”你们都很高兴,那现在来说说咱们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好吗?(2)孩子回忆讲述自己过节的情况。(3)正月f五看花灯,吃元宵汤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好吗?(4)孩子讲述过元宵节。认识各种花灯,激发幼儿自己制作花灯的兴趣(5)欣赏花灯,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灯的名称。6)讨论制作花灯的程序,尝试制作花灯,教师指导,提示幼儿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赏评论。(四)活动延伸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灯会上,供大家欣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炷。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2、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3、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活动准备1、鞭炮。2、鼓。3、新年挂图。活动过程1、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喜欢过年吗?(幼儿作答:喜欢)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好吗?2、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3、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4、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如: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那我们来看一看还有谁喜欢过新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好不好?我这里有幅图,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好不好?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6、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7、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8、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9、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10、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11、教师总结: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