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效教学4-用心感受美VIP免费

有效教学4-用心感受美_第1页
1/4
有效教学4-用心感受美_第2页
2/4
有效教学4-用心感受美_第3页
3/4
用“心”感受“美”——我教人教版第四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我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优势,在“美”字上做文章,设计了看、折、画、说、剪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心”去感受对称的“美”,体会数学的魅力。看一看——欣赏美对称的美,质朴,深沉,令人赏心悦目;对称的妙,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对学生来说,轴对称图形这个名词是新的,但其生活原型却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课伊始,我从欣赏的角度展示了几幅我国民间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剪纸艺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表象,紧接着以我亲手剪出的一颗爱心剪纸图为观察对象,引入“对称”知识,激发了学生努力探索想揭秘“对称”现象的心理,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在新课进行中,当学生已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对称轴后,又向学生展示了上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具有轴对称特点的东西,让学生在“欣赏”对称美的同时丰富感性认识。古典优雅的音乐,将学生带到了历史的长河中:设计精美的民间剪纸、造型独特的民间工艺、趣味横生的京剧脸谱、高大宏伟的中外建筑、巧夺天工的各式服装、色彩艳丽的各国国旗、随处可见的交通标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向学生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但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艺术审美的享受以及厚重的文化意向。大自然为何如此青睐于这种形状呢?大自然的这种“杰作“有什么好处呢?我想此时在学生的心中,1轴对称已被抹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撩拨着他们的心弦,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体会轴对称的科学价值,我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和文字介绍:眼睛的对称,是为了看得准确;耳朵的对称,是为了听得清楚;……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动力飞机……。我想此时,轴对称图形在学生眼中已不应只是一个抽象的、冰冷的几何图形,一种生命的质感必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记忆中。折一折——发现美《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目标”中指出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本课开始,学生通过欣赏民间的剪纸艺术以及对爱心图的观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但“眼睛看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识的深化还要在动手实践中去落实,对称的美还需要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蜻蜓、蝴蝶、树叶、脸谱等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在折的过程中去思考:为什么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它们的左右两边真的一样吗?怎样折才能看出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让学生经历“对折——重合——完全重合”的过程,充分体会什么是“重合”和“完全重合”,从而自己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紧接着,我又借助“折痕”揭示了对称轴的概念,并让学生将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再次感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学生们在“折”中了解了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在“折”中发现了对称的美,这是学生们手指尖的收获,是他们最容易理解的,也一定是印象最深刻的。画一画——体验美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对于具有极高审美韵味和美学价值的轴对称图形来说,仅把握它的形状特点是远远不够的,2还应努力向学生展现“对称轴”的本质特征。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画一画”的环节,让学生在画对称轴的过程中,体验对称的美。为了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我将教材的习题稍做了修改,使图中的对称轴有的是水平方向的、有的是垂直方向的……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然后用手指指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最后试着在纸上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对称轴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稳定、协调、平衡的美。说一说——分享美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堂课的设计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效教学4-用心感受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