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孔秋莉教学目标1.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作用;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作用2.在语感训练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这个卡片是什么小动物呀?(出示剪纸“小壁虎”)学生答“小壁虎”。好,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壁虎有关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将课本翻到第17课。(教师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生读课题)接着,向学生介绍一下壁虎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二、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标好课文的段落序号。三、读课文,读中感悟(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1.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指名回答,并用课件展示原因)(二)学习第3、4、5自然段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小组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出“游来游去”,引导学生学习ABAC式叠词)他从小鱼那里借到尾巴了吗?(没有)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问题)2、学习第4、5自然段。先给学生提要求,再开始学习,分别了解老牛、燕子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以及它们尾巴的作用。(三)学习6、7自然段:1.自读、讨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2.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1)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2)做课堂练习题,总结全文,思考: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保护自己)(3)你们还知道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吗?(点名回答,然后课件出示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分角色表演全文。(熟悉角色,练习读,加上神态。)三、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2.作业:续编故事。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多开心啊!它会告诉谁?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编故事: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它的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小壁虎借尾巴蛇图小壁虎图小鱼图断尾壁虎图老牛图断尾壁虎图燕子图断尾壁虎图壁虎妈妈图小壁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