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年月日1课题那树班级学科九(3)语文课型讲授课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老树的形象。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正确认识科学与环保的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教学重难点感知老树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感情。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学情分析及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教师准备朗读及相关资料。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积累树的名句。诗词名句积累大比拼:说说诗词中的树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后,如果要你感情朗读——“那树啊!”,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并示范朗读。三,精读课文,了解树的形象。1,默读课文1—5段,说说那曾经是怎样的一棵树?(要求:拿起笔来做一些圈点和批注)示例:我从第二段“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可以看出那是一颗(古老而又茂盛)的树。2,精读了这几段,请你再感情朗读----“啊!那树!”(要引导学生读出赞美、赞叹的语气)四,品读课文,关注树的命运。1,跳读9---11段,看看那树是怎样惨遭屠戮的?要求:找出屠杀那树的关键语句,并用心体会。示例:於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引导学生从修辞和词语的运用上去品析,关注树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感情)2,品读了这几段,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唉!那树!”(痛惜、悲愤之情)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年月日2五,悟读课文,探究主旨。1,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杀戮这样一棵树?(可用课文中的重要句段解答)示例:於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很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2,拓展思考:在人类文明快车的车轮的碾压下,倒下的仅仅是一棵树吗?(学生分小组讨论,列举身边或媒体报道的事例,关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参考资料示例:材料一:人们说青藏铁路是一座丰碑,是指它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特色,比如:每年春夏季节,藏羚羊都会大规模的由南向北长距离迁徙,设计者在野生动物经常通过的地方修建动物通道,把铁路抬高修过去,这样利用科技手段保护了藏羚羊的迁徙习惯。又如要在某个地方取土,就先把草皮连同它的腐质土一起铲到另外一个地方保护起来,等到取土完了,再把草皮放到原来的地方。很好的保护了这里的高寒植被。材料二:几百年来,宫廷和民间文化在北京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北京文化,但从1977年起,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拆建,如大佛寺改建为内蒙古宾馆,隆福寺拆了盖了人民市场……老北京有3000多条胡同,如今只剩下400多条了,而且还在继续少下去。这两组资料一对比,你是否有所启发?自然与人类要和谐发展,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六,关注绿色,表达心声课文我们已经赏析完了,相信学了课文我们同学心中都有了新的想法,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简短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1.想象蚂蚁与那树告别时,会互相倾诉些什么?2.学习了那树,请你仿写文笔,以“那溪(林、吊脚楼、村庄……)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板书设计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