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H7教育共同体2022级高一联考试题(化学)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Zn65第Ⅰ卷(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中,所用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商代后母戊鼎B.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C.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D.三国青瓷羊形烛台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32CHCHCH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60C互为同素异形体B.32CHCHOH−和33CHOCH−−互为同分异构体C.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D.24CH与36CH一定互为同系物4.下列物质转化不能够一步实现的是()A.()32BaOHBaCO−B.223SONaSO−C.223SiOHSiO−D.()2CuOHCuO−5.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A.22CaOHOCa(OH)+=B.22Fe2HClFeClH+=+↑C.32CaCOCaOCO+↑高温D.22COOO+点燃6.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故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B.铵态氮肥因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时建议要深施覆土C.铝制餐具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D.2CO和2SO是酸雨的主要成因,燃煤时加入生石灰以减少酸雨7.下列实验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可利用甲装置制取得到干燥的3NHB.可利用乙装置制取2SOC.可利用丙装置制备得到纯净的2ClD.可利用丁装置收集满一瓶2NO8.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6gO和3O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A0.1NB.()2431mol/LAlSO溶液中,所含24SO−数目为A3NC.标准状况下,411.2LCCl中所含氯原子数目为A2ND.22gH与足量2N生成3NH:转移电子数目为A2N9.图2为某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2H2eH+−+=↑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中:232Cl2Fe2Fe2Cl++−+=+B.铜与稀硝酸反应:2322Cu4H2NOCu2NO2HO+−+++=+↑+C.在大理石中加入醋酸:2322CaCO2HCaCO2HO+++=+↑+D.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2223422SO4HSOS2SO2HO−+−++=↓+↑+11.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AgBgCgabc+,12s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过程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时,A和B的浓度相等,反应建立平衡B.0~2s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3molLs−−⋅⋅C.:3:4bc=D.12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91312.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坏血酸分子式为686CHOB.水果罐头中加入抗坏血酸作抗氧化剂C.脱氢抗坏血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D.抗坏血酸能使酸性4KMnO溶液褪色,脱氢抗坏血酸则不能13.硫酸氯可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原理为2222SOClSOCl+樟脑,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已知:硫酸氯为无色液体,沸点为69.1℃,高于100℃或长期放置会分解、生成2SO和2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消耗21molSO则转移2mol电子B.反应装置采用冷水浴,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物分解C.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D.久置硫酸氯发黄,可能原因是分解产生的氯气溶解在其中14.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和X同周期相邻,四种元素中只有Z为金属元素,M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B.Y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所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