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教学策略摘要情境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著名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笔者结合实践,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情境的特征,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教学策略,希望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字信息技术有效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著名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和建构意义。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信息技术课程立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认为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学科性。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创设情境必须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信息技术特点”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建构。2、问题性。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强调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充满探究、挑战的人生经历。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3、生活性。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4、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信息意识、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要抓住以上几个特征,同时也要讲究一些教学策略。一、引趣激趣策略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充满快乐体验、充满探究挑战的人生经历。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新颖有趣,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勇于探索、乐于学习、富有激情。案例1《图形的复制与粘贴》【教学情境】用FLASH展示童话故事:小猪、长颈鹿和小猴是好朋友,小猪希望得到许多吃不完的苹果,长颈鹿希望得到一颗长满苹果的苹果树,时刻能吃到新鲜的苹果;而小猴希望有一个苹果林,可以开个苹果联欢会。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完成愿望吗?这个情境以故事为引线,让学生在实现小动物愿望的强烈驱动下愉快主动地学习。这个情境不仅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将本节课复制、粘贴、移动、透明设置等学习重点和难点融入到小动物的三个愿望中。教师激趣引趣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二、设置问题策略“疑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探知的兴趣和欲望。案例2《制作框架网页》【教学情境】(1)教师展示两个很精美的《中国传统节日》网站(一个有框架网页,一个没有)让学生对比观察,有什么区别?(2)这个框架网页包含几个网页?你觉得要保存几次?(3)展示框架网页超链接设置出现错误的现象,原因在哪?教师将框架网页的特点、创建框架网页的重点和难点转换成以上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断地主动思考和探索,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联系生活策略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3《建立个人博客》【教学情境】师:平时大家都喜欢上网,谁能说一说你上网都做些什么?生:聊天、电子邮件、查资料、游戏、娱乐……师:大家都很喜欢上网,你们知道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什么?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