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年级组:八年级语文组主备人:林繁荣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通过富有特征的意象来表达意境的写法。2、积累一些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通过深入研究文本,探究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的研读方法。学习过程:一、1、引用导入: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啊……有情天地,我们心欢喜。蔡琴《你的眼神》虽然你不言不语,但你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胜过了千言万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它的主人公也是不言不语,一个人表演着哑剧,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却是翻江倒海、汹涌澎湃。2、初读感知,全班齐读。3、出示学习目标。二、(一)品味好词:一首好词,正如一杯香茗,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咂摸出其中绵长的味道。1、词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无言”?2、“独上西楼”,为什么一个人上楼?3、何谓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西楼为何会引得文人的注目呢?我想这里自有它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的星相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这一观念影响到人们对家居房间的布局分配,以南为尊。东为阳,为大,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成了太子的代名词。西边属阴,为次,甚或为贱,照应的人物是少女、侍妾等,西楼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如《西厢记》中“西厢”便为崔莺莺的住所;世俗中的“西宫”,也就借指妃嫔,所以“西楼”、“西厢”“西宫”等这样的词语就有了一层香艳脂粉味道,闺情相思,缠绵哀婉,自然在此演绎,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或忧、或怨、或悲的诗词佳句。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为此,我们可以知道,“西楼”是一个多和忧愁、悲戚、苦痛相关联的意向,“西楼”常与“月亮”相始终,并与之共同营造了一个相思哀愁的意境。月亮东升西落,在西边的方位,是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深夜之月。这说明登上西楼的人为情所困,深夜未眠,彻夜长思,辗转难寐、彷徨踟躇、孤苦愁闷的情形便呈现于读者眼前。可见,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的常常用“西楼”来表达,渐渐的“西楼”演变成了一种浓郁的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4、本词写的是一天中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深夜5、月亮像钩子美吗?一弯银钩新月似银钩,弯弯挂客愁(明于谦)但在作者的眼中,看到的月亮美不美?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他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拥有的江山、前途命运就像一轮满月被宋朝这朵乌云无情的劫掠,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银钩。残月这个意向即言忧愁。6、月如钩,就是残月、缺月,可能会在一个月的什么时候出现?月亮的光线如何?地上亮不亮?7、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一个人独自登楼,心情怎么样?黯淡、萎靡8、梧桐树是一种怎样的树?见过没有?落叶乔木!西风紧紧落梧桐,知时秋来色更浓。梧桐落叶是一种物候现象,标志秋天来临。为什么不选择桂花树?四季常青即使秋季,迎着月光,泛着冷光。小结: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9、寂寞什么意思?梧桐树怎么会寂寞呢?双关。10、深院是一种怎样的院子?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11、“锁”字用得好不好?表面上与实质上是什么锁住什么?表达效果?双关。精心锤炼词语,字面上是写锁住清秋,其实是被锁者是深院中的人,写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悲愁无尽(屈辱、卑下、苟且偷生的生活)。12、清秋是一种怎样的秋天?给你怎样的感觉?《金粉世家》冷清秋,她虽然出生在破落之家,1但却是一名才女,美丽聪明清纯可人,她是一个唯美的女性,温柔典雅间透着些许的傲慢,冷艳却格外坚强。悲哉,秋之为气也。自古逢秋悲寂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看冷落清秋节。一般感觉:萧索、冷清、寂寥、感伤13、“剪不断,理还乱”。什么东西这么硬,剪也剪不断?什么东西这么乱,理也理不顺?离愁修辞手法?比喻双关。这写出了离愁的什么特点?纷乱无绪、藕断丝连,像蚂蟥吸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愁肠百结、缠绵悱恻的烦乱心绪。14、离愁具体指什么情感?作者所统治的南唐被宋国所灭,李煜成为亡国之君,从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