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3.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二、教学重、难点: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3.借助拓展小练笔,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2.《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音乐磁带。3.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4.课文录音及投影片。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1(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6、小结自学情况。四、学习生字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2、交流记忆方法。3、用钢笔描红。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二、讲读课文:(一)、第1、2小节: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1)指名读(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3)再指名读。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附板书:委屈2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4、读好(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二)、第3--4小节:(出示沙漠图)指名读3、4小节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1、自读3、4小节。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4、交流:(1)出示句子、骆驼图,指示“驼峰”,板书“驼峰”。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齐读第4小节。5、读好3、4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评读。(3)再分角色读。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三)、第5小节:31、齐读第5小节。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