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文本分析《漏》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它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都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有多处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描写,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趣味的同时,还要抓住本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并能够围绕“偷驴”这一事件,抓住老虎和贼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方式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跟着故事嬉笑开怀,进而达到复述的要求。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体会他们做贼心虚的心理。教学难点能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1.灵活运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情节。一、激情导入,初步把握1.从“漏”的本意入手,讨论“漏”的多种意思。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为“漏”,那么“漏”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查一查字典,看看有哪些解释。[漏]①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②泄漏,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③遗落:疏漏;遗漏;漏网之鱼。④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2.板书课文题目:漏。引导学生借助预习组词读一读,引入新课。过渡:原来“漏”有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漏》,指的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首先让我们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1)大声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圈出生字新词。(3)在每一个自然段前标注序号。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注意自己读得不通顺的地方。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lòu漏雨wèi喂着小pàng胖lǘ驴小zéi贼恶láng狼mò莫非lì厉害bào抱住骨头jià架zhān粘jiāo胶piān偏要老pó婆婆jǐ脊背diān颠倒xuàn旋风顺势一zòng纵预设:可运用指名认读、齐读、送回句子中读、造句运用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识字方法:“旋”是多音字,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区分;“胶、趴”等可以分析偏旁结构进行记忆;“驴”和“狼”出示图片记忆,记住偏旁,利用声旁形旁区别记忆。◆多音字:◆形近字:xuán旋转旋涡厉(厉害)——历(日历)旋xuàn旋风狼(野狼)——狠(凶狠)◆正音:“脊”——是第三声,不要读成第二声。“纵”——声母是“z”,不要读成“zh”。◆语境记忆:老婆婆家的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同偏旁部首字:“足”——趴、跑、跳跃、蹿“月”——胖、胶、胳膊、胆、肥“口”——咔嚓、吸、叨、吃、吐“贝”——贼、败、贩、赌、赐◆分析助记:[喂]和吃的动作相关,所以是口字旁。[抱]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所以是提手旁。[漏]雨水从屋顶落下来,所以是三点水旁,有雨,也有表示屋顶的尸字头。[驴、狼]偏旁都是动物,联系字的意思记忆。◆书写指导:[漏]左边窄小,右边宽大。“尸”横长折短,长撇要舒展,伸展到三点水下面。“雨”的四点方向一致。[胖]左部狭长,“月”的撇为竖撇。“半”点撇对称,末横略长,竖为悬针竖。[贼]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第四笔要收紧,避让右部。“戎”的斜钩要写得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