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看门人的魔镜》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的精神。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2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难点、关键: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2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大意。3理清文章段落,学习课文本、1、2自然段。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实物显微镜教学过程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显微镜,学生认识。2说说:显微镜有什么作用?3你知道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4介绍安东尼,导入新课。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教师导读:那安东尼是怎么发明显微镜的呢?大家自读课文。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1)正确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记记。(3)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想想问问。3反馈生字学习情况。4分段指名读课文。5集体评议,纠错正音。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段落。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引导弄清题意。(1)“看门人”指的是谁?(2)“魔镜”指的又是什么?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制作成了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因此闻名欧洲。)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1、2自然段。简介安东尼第一个看到了微生物。(2)第二部分:3、4、5、自然段。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制作成了显微镜。(3)第三部分:6——12自然段。安东尼用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闻名欧洲。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安东尼。1学生自由读课文。2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安东尼有了哪些了解?3小结,引导感知安东尼身份的平凡与看见微生物的伟大。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爱心专心13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文中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2全班齐读。3说说:第一个看见微生物的安东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3——5自然段。2思考:(1)安东尼有什么爱好?(2)安东尼是怎样制作显微镜的?3交流。(1)安东尼的爱好是磨制镜片。(2)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很快学会了用玻璃磨制镜片这门手艺,他心灵手巧,磨制出比芝麻大一点点的镜片,把镜片镶在铜片或银片里,并为此做了个架子,装上两个平行的镜片,就做成了一架精美的显微镜了。4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灵手巧、勤奋向进)5有感情的读3——5自然段。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体会显微镜给安东尼带来的影响。1提纲导读,合作学习。(1)认真默读课文6——12自然段。(2)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说说;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2交流。(1)了解显微镜下的发现,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A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B指名读7、10、1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认真、执著。)C安东尼是通过怎样的观察才成为第一个看到微生物的人呢?学生读6自然段。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D抓关键句,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他喜欢把自己观察的东西放在显微镜下几个月,仔细看上几十次、几百次。”(2)感悟显微镜下的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指名说说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齐读课文第8、9、12自然段。理解“各国科学家更是从心底感激他,感谢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句中的“他”指谁?为什么说“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有感情的读12自然段。四、总结全文,深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内容。2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