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教案教学目的:1、感受、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2、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结合学过的诗词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导入:“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兴亡象牙白》)二、整体感知1.生读。正音释义。3.范读。意在指导朗读节奏,读出美感。4.齐读。整体感知内容。依着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三、研习赏读(一)品词探境(上阕)1、上阕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精彩?说说理由。明确:长江(澄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棹)、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2、词人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与下片有何内在的联系?(二)明典知人(下阕)1、作者用了哪些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如何理解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王安石的怀古没有止于嗟叹。在总结了历史的教训之后,他的思考进一步深入:人们都知道要励精图治,不逐浮华,然而“悲恨相续”亡国之事从未断绝。“至今商女,时时犹唱”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词人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立意高远。(三)评价小结:《桂枝香·金陵怀古》能“一洗五代旧习”,《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乃野狐精也。’”诵读全词。四、综合归类(一)思考讨论:请对《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进行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明确:怀古诗多是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书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予某种感慨。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二)归纳指导:怀古诗的基本思路:一个接点,三条情感线索(怀古伤己,怀古伤今,理性思考)。五、拓展鉴赏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2004年高考题)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以“金陵与怀古诗”为探究专题,写一篇千字论文。(可四人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