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辛亥革命一、教材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义革命的顶峰,是二十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件事件之一,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然而,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主要任务,因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组织教学。二、学生分析1、高一学生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顺利实现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对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有了一定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材料阅读和解析能力。2、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学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3、近几年,反映民国历史的一些影视剧比较多,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想了解真实的民国历史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3、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4、从多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认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2、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文字史料与视频资料,提高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辛亥革命烈士英雄事迹,孙中山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认识到辛亥革命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阐门,是中国近代民主宪政的一座丰碑。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时,采用大量图片(包括人物、地图)、文献史料,表格等,通过ppt展示给学生,引导分析出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引用三段视频材料及相关文字史料,创设具体情境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资料,评价辛亥革命,认识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同时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深刻的认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探究、评价、建构)导入“以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为导语,通过展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肖像简要介绍三位伟人的事迹引入新课激发起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课件展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图片讲授1、历史概念讲解:辛亥革命2、通过文字材料及图片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深刻理解概念2、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做到论从史课件展示字材料及五幅图片,引导分析革命的背景出,史论结合探究如何认识三民主义?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展示探究成果训练结合高考题进行即时训练,考察“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自主完成课件展示讲授1、武昌首义的条件是什么?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在中国宪政史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被袁世凯窃取?4、创设情境,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自主完成过程的梳理2、结合材料分析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及1、课件展示文字资金料及图片2、播放《武昌起义》等三段视频意义3、独立完成高考题训练题,巩固重点知识4、根据材料,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事业功绩探究思维拓展: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各抒课件展示成果己见训练结合所学,针对高考,设计当堂达标训练题,并及时反馈矫正独立完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