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17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17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17
第24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2)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教材补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十分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2)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3)土地所有权不清晰。图解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3)内容: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教材补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海南省的海南岛。(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4月,开辟上海浦东地区为经济开放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易错辨析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1)经济特区的“特”是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特别行政区的“特”是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1.邓小平南方谈话(1)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1)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①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4.中共十五大(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归纳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考点一中国特色建设之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