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课题2-3-2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的情感。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成功喜悦。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2010年10月1日19日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巨大的推动力是靠反应:C2H8N2+2N2O4=2CO2↑+3N2↑+4H2O产生的能量来提供。你知道反应过程中偏二甲肼(C2H8N2)和N2O4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吗?聆听通过介绍,引入主题基础梳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整理】【板书】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1)部分非金属单质,如_____________等。(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常见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_______________等。(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___________等。(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等。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A.金属的冶炼电镀B.燃料的燃烧C.易燃物的自燃D.食物的腐败E.钢铁的锈蚀,其中1.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2.不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___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延伸一、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判断对于反应: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如:Fe+CuSO4=FeSO4+Cu,则有: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一种氧化剂将还原剂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2Fe+Cl2=====2FeCl3Fe+I2=====FeI2氧化性:Cl2>I24.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发生反应,其反应越困难(即要求条件越高),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性:KMnO4>MnO2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即失电子数=得电子数。2.价态规律(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针对该元素),如Fe3+等;(2)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针对该元素),如S2-等;(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等。3.先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强者优先。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优先发生反应。4.不交叉规律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不反应,发生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升。分析,进一步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涉及强弱规律、守恒规律等,把零散的认识升华到系统认识。例题训练1.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2+、Cu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①2FeCl3+Cu=2FeCl2+CuCl2,例题分析、分组讨通过针对性例题训②CuCl2+Fe=FeCl2+CuA.Fe3+>Fe2+>Cu2+B.Fe2+>Cu2+>Fe3+C.Cu2+>Fe3+>Fe2+D.Fe3+>Cu2+>Fe2+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D___。A.1∶6B.6∶1C.1∶5D.5∶1论,集中评讲练,巩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课堂小结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根据课本内容以及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白本节所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理解。针对训练1.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中,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