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VIP免费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2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2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3/23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及其应用。2.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课标解读1.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2.会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教学地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现在高科技产品所用电能的来源,也是现代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1(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在我们生活中,手机用的电池,机动车上的铅蓄电池、干电池等,这些电池的电能是如何转化来的?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本课时将给出答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并讨论。⇒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教学地位。⇒⇒⇓⇐⇐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通过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原理。2.了解化学电源的原理与应用。3.了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原电池反应原理及应用。(重点)2.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书写。(重难点)原电池原理1.铜锌原电池(1)装置:(2)现象: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3)电子流向:由锌极流向铜极。(4)电流方向:铜极→导线→锌极。(5)离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H+、Zn2+移向铜极,SO移向锌极。(6)电极反应①负极(Zn):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Zn-2e-===Zn2+。②正极(Cu):H+在铜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2H++2e-===H2↑。③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2.原电池的原理2(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原理: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②电子流向:从负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入正极。③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1.什么类型的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提示】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电化学腐蚀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腐蚀。2.钢铁的腐蚀(1)条件①电极:铁和少量碳形成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水中含有少量H+和OH-及氧气等气体。(2)电极反应(以吸氧腐蚀为例)①负极反应式(Fe):2Fe-4e-===2Fe2+。②正极反应式(C):2H2O+O2+4e-===4OH-。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Fe2+,Fe2+与OH-结合成Fe(OH)2,Fe(OH)2被氧化,其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Fe(OH)3进一步脱水生成红色铁锈(Fe2O3·xH2O)。化学电源1.制造原理:原电池原理。2.优点:能量转化率高。3.化学电源的分类(1)一次电池:用过之后不能复原,如锌锰干电池等。(2)二次电池:充电后能继续使用,如银锌钮扣电池、铅蓄电池、镍氢电池等。2.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为2H2+O2===2H2O,则此燃料电池中正、负极上反应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发生什么反应?【提示】正极:O2,发生还原反应。负极:H2,发生氧化反应。3原电池原理及电极判断【问题导思】①反应:Zn+Cu2+===Cu+Zn2+,设计成原电池,写出正、负极反应式。【提示】正极:Cu2++2e-===Cu,负极:Zn-2e-===Zn2+。②铅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该电池中负极材料是什么物质?【提示】Pb。1.原电池原理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1)从材料上判断一般来说,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2)从电子流向上判断电子流出的极是负极,电子流入的极是正极。(3)从电流流向上判断电流流入的极是负极,电流流出的极是正极。(4)从反应类型上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5)从反应现象上判断溶解的是负极,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析出的是正极。(6)从离子移动上判断阴离子移向的是负极,阳离子移向的是正极。原电池的组成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活泼的金属是电池的负极,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是电池的正极。(2)有电解质溶液,且负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构成闭合回路或接触。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4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解析】原电池中活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