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民事诉讼的管辖权争议的情况?A.同一当事人在同一事项上向两个不同层级的法院提起诉讼;B.出现两个不同法院管辖区域内的法院都认为有管辖权的情况;C.同一法院在相同的行政区域内认为其本级法院和其他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情况;D.出现直辖市与省级法院都认为有管辖权的情况。答案:C2.民事案件中,下列哪个程序不属于诉讼的必要程序?A.答辩环节;B.证据交换环节;C.判决宣告环节;D.二审裁定环节。答案:B3.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事实主张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B.原告有举证责任,被告有反证责任;C.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主张分别有举证责任;D.举证责任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特点决定。答案:D二、判断题1.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只需考虑当事人的诉求,而不考虑诉讼程序。答案:错误2.民事诉讼中,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判决,不能主动搜集证据。答案:错误3.更高级别的法院对同一案件的判决结果具有终局性,不会再有更高级别法院对其进行审理。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平等原则。答案:民事诉讼中的平等原则指的是法律将原告和被告地位置于同等的平等地位,双方都有权利进行辩护,并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原则的体现包括: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以及受到法院平等对待等。2.举例说明公众利益诉讼的概念和特点。答案:公众利益诉讼是指法院以保护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为目的,对违反法律、妨碍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起诉的一种诉讼形式。公众利益诉讼的特点包括:不以当事人的行为为诉讼依据,而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法律主动赋予相关组织或部门以提起公众利益诉讼的权力;公众利益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四、论述题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论述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形式和举证责任的原则。答案: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形式主要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证据形式,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举证责任的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事实主张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一般情况下,原告有举证责任,被告有反证责任。对于同一事实主张,双方当事人分别有举证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同时,法院也可根据具体案件的特点来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对举证责任进行适当分配,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认定。当事人在诉讼中应积极准备证据材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正确判断证据形式和举证责任,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