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二课时【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ò)颤(zhàn)动乘(chéng)凉独处(chǔ)B、酣(hān)睡参差(cī)袅娜(nà)蓊蓊郁郁(yù)C、点缀(zhuì)倩(qiàn)影皱缬(xié)揪(jiū)着草D、一绺(lǚ)羞涩(sè)踱(duó)着步明眸善睐(lá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幽辟羞涩凝碧B、丰致倩影惦记C、渺茫弥望稀疏D、幽静风姿班驳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古代一种文体,与诗词都属文艺性作品。B、朱自清,名佩弦,祖籍浙江绍兴。C、古代乐府原是一个行政机构,专门负责采集民间歌谣,后来由此变化而专指一种诗歌体裁。D、《西洲曲》是南朝乐府诗。4、结合文意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袅娜开着的——形容白花的柔美B、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C、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美丽的影子D、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示自己的爱情5、对《西洲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A、首句交待了采莲的地点和时间用心爱心专心B、第二句是说莲花出水很高,超过了船上人的头C、第三句是说莲蓬成熟了,压弯了莲茎,因而要低头采摘D、最后一句,是说莲子像刚出水一样清亮6、对《荷塘月色》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B、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C、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D、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7、比较以下各句加点词语与括号内的词的表达效果,说明作者“字斟句酌”的妙处。(1)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唱着)眠歌。(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走着)。(3)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关)上门出去。(4)叶子底下是脉脉(静静)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美丽)了。8、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消息徐志摩雷雨暂时收敛了;双龙似的双虹,显现在雾霭中,用心爱心专心娇美,鲜艳,生动——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什么!又是一阵打雷,——在云外,在天外,又是一片暗淡,不见了鲜艳,虹彩,——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A、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的瞬间感受的诗,格调高昂,表达诗人对云开天晴的狂喜之情。B、第一节,诗人盼望天晴,然而雷雨只是“暂时”停息,也被这个一点没有把握的消息所激动,表现诗人殷切盼望明天是一片好晴。C、第二节,他认为又要下雨了,然而只闻雷声并没有真正下雨,但心情从狂喜的峰巅一下子坠入痛苦的深渊。D、诗人在诗里采取独白式的意识流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对照,展示了丰富的内心活动。【迁移与拓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9、这两段文字分别描写的内容是:()。A、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B、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用心爱心专心C、月下荷塘的荷与风月下荷塘的花与树D、月下荷塘的荷与水月的光和影10、第一段文字描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好处是()。A、写出流水含情,衬托荷的柔美风韵。B、写出流水悄然,衬托荷的柔美风韵。C、写出流水含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