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本文散文化的语言魅力,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等多种写作技巧的运用;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感受作者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感悟与呐喊,认识自我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导入:同学们,在大家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已经接触到了不少的关于个人价值的教育,比如像雷锋同志的名言“做一颗平凡的螺丝钉”、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之类,已是不胜枚举了。我为大家摘抄下了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三位名家之言:(ppt展示)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鲁藜《泥土》(短诗)【提问】这三人之言有何共同之处?1、谦虚的处世态度;2、面对大众,个体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诚然,这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为人态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传统美德之一。例如我们形容一个人是君子,通常都以什么词来形容?(谦谦君子)。可见,谦虚是种美德。这是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换个角度看,如果谦虚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以谦虚为前提,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勇敢的说“我很重要”。可能我现在在说这话时,有人心里已经在偷笑了,他可能会说“老师,我一直认为我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年少轻狂的“我很重要”和我们今天要学的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否有所共鸣呢?二.自主学习(ppt展示课题)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你读出了什么?明确:读完课文,我们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我很重要。2、再读课文,思考:①分析作者写作的缘起。明确: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②找出行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迟疑(3点原因)——深思之下陈述理由(7点理由)。三、反馈评价思考1、“我”究竟重要在哪里?重要的内核是什么?“承诺”是什么?你的肩上有什么?你重要在哪里?提示:重要性就体现在——承担起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1)生命是珍贵的,所以要珍爱生命。(2)要为他人为社会承担着责任。思考2:思想上认识之后,行动上又该如何呢?(研读父母对子女一段)(请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段精彩的部分)看看别人(四点),想想自己(四点)思考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提示: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大家的英语学得应该都不错吧。有谁告诉我,当面对别人的赞扬或赞美时,西方人的反映是什么?那我们中国人最常说的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又是什么?(学生答:西方人回答:Thankyou,而中国人常说“哪里哪里,我也不好的啦。”)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于整个集体之中。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便强调自我的“不重要”,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因为人的渺小的形体,便必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四、合作探究(艺术特色分析)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善于驾驭文字、调动读者阅读情感的作家。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雅致但又充满哲理的的语言风格,更深深佩服于作者竟能将“我很重要”这样一个容易陷入论辨和说教的命题,诠释、发挥地如此富有灵性和人情味。下面大家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表达效果的。1、那么,作者开篇为什么要写“我不重要”呢?“我不重要”→“我很重要”,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明确】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为了与下文浓笔重墨阐述“我很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从而凸现出作者“我很重要”观点的理直气壮。“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者将“我很重要”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就喊出来,整篇文章也就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了。2、找一找,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各自的表达效果。【讨论、明确】反复:“我很重要”不断地强化主题,并一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