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一、原理[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讲解并板书]2H2+O2点燃2H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2∶1∶2扩大NA倍: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2mol∶1mol∶2mol[师]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板书]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化学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师]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教师]进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按以下步骤进行:[板书]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4.根据(一)的原理进行计算[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下题.[投影]例1: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讲解并板书]2NaOH+H2SO4====Na2SO4+2H2O210.1moln(H2SO4))SOH()NaOH(42vv=)SOH()NaOH(42nn用心爱心专心1n(H2SO4)=2mol10.01=0.05mol答: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H2SO40.05mol.[问]请大家口答,上述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生]0.1mol.[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板书]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学生板书][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关系,口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投影]H2+Cl2====2HCl化学计量数比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比物质的质量比气体体积比[学生口答,教师把各物理量的比值写于投影胶片上.它们依次是:1∶1∶2;1∶1∶2;1∶1∶2;2∶71∶73;1∶1∶2][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这些关系,可以进行多种计算.但要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过渡]下面,我们就在掌握上述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来系统、全面地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在上述例题中,计算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以下是该题的一种解法,供大家参考.[投影]2NaOH+H2SO4====Na2SO4+2H2O2mol98g0.1molm(H2SO4)m(H2SO4)=mol2mol0.1g98=4.9g答:所需H2SO4的质量为4.9g.[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认为简单的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