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方法钠的性质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在认识这些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同时,进入高中后对学生初中化学知识水平的要求较高。应在第一、二章适当的环节中(如分类的教学),进行相关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初中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和熟练化的复习过程,完成与高中学习的衔接。要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并通过研究金属钠的性质,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金属钠的性质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又非常适合用于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载体。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性质作为认识研究方法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讨论、交流,以掌握研究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相关内容。在《观察思考》栏目的实验部分,可以改成学生实验,亦可采用演示的方式。实验前应提示学生观察,实验后可组织学生对反应现象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现象进一步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果让学生动手操纵以体验实验的方法时,应注意规范学生的实验习惯,如目的明确,过程的观察和现象的记录,实验后的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同时要强调实验中的变量的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在研究物质过程中,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等方法的研究内容;2.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和保存。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试验现象,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体会实验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3.初步了解分类、比较法在研究物质的性质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教学重点: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过程中的应用;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过程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实验相关试剂、仪器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入高中化学将学习大量物质性质的过程。认识物质性质或研究物质的性交流研讨1质,需要有适当的方法。初中化学学习中,你是通过哪些方法学习的?(实验观察)活动1自学阅读教材第9页下方两段文字,了解高中常用的方法,以及观察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一、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方法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2.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观察的方式有:眼观(颜色状态)、鼻闻(气味)、仪器(熔点沸点)。设疑:①只有眼睛看到才是观察吗?还有哪些方式?(不是,还有如用手感受温度、硬度等)②观察得到的结论有哪些方面?(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及其在物理、化学变化中的改变。)阅读教材,填写导学案。思考回答,加深认识。活动2观察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阅读教材,明确:1.观察目的1;2.观察内容1(注意掌握钠的取用方法)教师展示、介绍样品,然后一边操作一边描述强调操作方法。(强调:①取用方法;②钠碎屑的处理)。3.观察记录及结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察、思考并描述、记录,填写导学案。活动3观察观察钠与水的反应的现象阅读教材,明确:1.观察目的2;2.观察内容2学生实验:教师再次描述强调钠的取用方法,并提醒实验安全事项、反应的观察要点。反应完成后,引导总结现象和分析对应结论。3.观察记录及结论: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观察要细致全面,描述要简单扼要)结论(语言准确,简单扼要)①浮在水面上②四处游动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不断减小,最终消失密度比水小反应生成气体反应剧烈,性质活泼反应放热,钠熔点低于100℃引导:你能完成反应的方程式吗?为什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并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