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合作与讨论1.化学家及其他化学研究工作者是怎么开始做自己的工作的?怎样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他们的心理历程如何随工作历程变化?我的思路:一个化学研究工作者,一般是先了解和掌握了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品质甚至是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刻苦的研究精神、坚强的意志力等,而去开始和从事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能以研究为乐,别人可能以为他们是在吃苦,甚至是在做无用功,而在他们自己看来,却是体味着研究所带来的别人无法体味的快乐与喜悦,别人眼里的失败,他们却认为是研究和明确了一种不可能性的发生而已,等等。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去理解和分析他们,同学们可以列举很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2.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和重要性?我的思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化学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看,因为化学科学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制备和应用,而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制备和应用之间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制备应用因此,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我们学习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关键。二是从人类社会的需要上看,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学习化学科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才能达到以上目的。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研究物质的性质是不是每次只用一种方法就可以了?一般什么时候使用?与各法关联的活动行为要注意什么?我的思路: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主要活动行为和目的。各种方法也不都是独立使用的。往往是不同的研究目的或阶段对应不同的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和目的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一是直接用眼观颜色和状态、用鼻子闻气味这些物理性质;二是借助仪器来进行上述观察。主要在实验前和实验中使用。关联的活动是,观察前要明确目的,观察过程中要及时贮存信息、积极思考并处理信息,观察后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便作为做出结论的依据。实验法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验证性实验——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二是探究性实验——探究物质的未知性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甚至可能的安全措施等;实验中,仔细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后,认真分析结果,写好实验报告。这期间,就用到了观察法,在分析过程中还可能进行了比较等。用心爱心专心分类法主要是分类地对物质及变化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分类法是研究开始时,首先根据物质的组成,对被研究物质归类,看其属于哪个类别,再运用其所属类别所具有的一般通性去预测其性质,以便设计并实施实验进行验证预测。比较法,主要是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以便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实验结论以及在设计并实施对比性实验中通常采用的就是对比法。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