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学习目标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2.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实例探究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1.画线句的含意是什么?表现了这几个年轻妇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要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同时考虑作者写作的目的。答案:绝不能让敌人捉活的,表现了他们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2.甲段和乙段均有划船水声的描摩,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填空。(1)乙段写妇女寻夫未遇的归途中,轻轻地划船,一橹一橹,一声一停,水声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_________的情绪。(2)甲段写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划船声,一声接一声,一声紧一声,水声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的___________品格。解析:要分析两段文字中妇女们所处的不同故事情节。答案:(1)舒缓均匀、缓慢轻松夹杂着少许的失意(2)急促、响亮整齐、紧凑沉着、临危不惧3.下面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甲段的景物描写形象传神,其寓意是:这里是全民皆兵,连荷花都严阵以待,具有必胜的信心。B.甲段描写,承上启下,为下文战士们的漂亮的伏击战作了铺垫。C.乙段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富有诗意的气氛。D.乙段景物描写烘托出这群妇女寻夫未遇的失意与无聊心情。解析:乙段景物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水面的平静,菱角的安稳,划船的桨声,为激烈的战斗蓄势。答案:D规律发现做好这些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文段,只有结合课文确实读懂了原文,才能驾轻就熟的做题。[背景知识互动]一、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荷花淀》就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二、作家作品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三、重点字词1.字音横样子(hènɡ)噘着嘴(juē)打捞(lāo)凫水(fú)吮了一下(shǔn)虾篓(lōu)惦记(diàn)泅水(qiú)2.字形膝盖包裹虾篓凫水噘着嘴梭鱼扑楞楞吆喝凫水围剿3.词义吮:用嘴吸。拖尾巴:拖后腿。打点: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影壁:正对门口的墙壁,又称照壁。梭鱼:也叫“梭子鱼”。头是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