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实验化学(选学)【备考策略】作为选考题,为了与结构题处于同一区分度层次,一般考查以制备物质(2010年对硝基甲苯、2011年草酸、2012年次硫酸氢钠甲醛)为线索,考查绿色化学思想、实验化学的特定仪器或装置(如三颈瓶、抽滤装置)的原理和作用。若要选考,复习时结合综合实验的复习,研读《选修6》的特定仪器和特定操作,多多见习相关试题。展望2013年,江苏考题仍以有机物的制备为线索的实验考查。类型一、绿色化学——实验的微型化例1.据文献说明:2HNO3(浓)+NO=3NO2+H2O,某同学验证此反应设计了以下装置,操作过程是:(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甲的烧瓶中加入石灰石,滴加稀硝酸,至达目的。1实验探究性质探究化学与生活实验设计物质的检测检验测定实验化学实验绿色化实验安全实验微型化物质的获得物质的制备混合物提纯(3)将甲中铜丝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回答下列问题:1.(2)的目的是。2.如果按文献进行反应则(3)操作甲、乙的现象分别:。3.Ca(OH)2NaOH混合溶液的作用是:。【知识介绍】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变式训练1】(2012·宿迁中学)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类型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例2:某化工厂制备氯化铜时,在密闭容器中将浓盐酸用水蒸气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已知:pH≤9.6时,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4.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开始沉淀;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粗制氧化铜粉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为除去溶液中的Fe2+,常使用NaClO,当向溶液中加入NaClO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若此溶液只含Fe3+时,要调整pH在3~4之间,此时最好向溶液中加入2。(4)25℃时,已知溶液中c(Cu2+)与溶液pH的关系为lgc(Cu2+)=8.6-2pH.若溶液中c(Cu2+)为1mol/L则溶液pH为,此时溶液中的铁离子能否沉淀完全,Cu2+是否开始出现沉淀。(5)还需什么操作才能得到CuCl2溶液。【总结提升】常见分离实验的注意事项方法注意事项纸上层析纸上层析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溶解度太太,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前沿;太小.则会留在固定相附近,使分离效果不好。因此要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通常.对于能溶于H2O的待分离物质,以吸附在滤纸上的H2O作为固定相,以与H2O能混合的有机溶剂(如酵类)作流动相。渗析放在流动的水中效果更好蒸馏①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或水浴加热,不可直接受热。②蒸馏烧瓶里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蒸馏烧瓶球部容积的1/2。③若蒸馏烧瓶里的物质为纯液体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洁净的碎玻璃片(或瓷片),防止液体剧烈沸腾。④温度计的最大量程要高于馏分的最高沸点。要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⑤若将馏分在冷凝管里用自来水冷却,自来水要从冷凝管的低口进、高口出。过滤过滤中要注意两“低”三“靠”。滤纸比漏斗边缘低,溶液比滤纸边缘低;滤纸紧靠漏斗内壁,引流的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处,漏斗下面的导管紧靠烧杯内壁。分液和萃取①萃取剂应符合要求②萃取后需静置再分液③上层液体分别从分液漏斗上层倒出,下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下管放出蒸发和结晶①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溶液飞溅②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③为了得到较纯的晶体,可重新溶解后蒸发后再结晶即重结晶3洗气①“长进短出”②洗涤液不能吸收与所保留的气体且不产生新的气体【变式训练2】工业上制备氯化铜时,是将浓盐酸用水蒸汽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反应如下: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已知:(1)若提供的药品有:Cl2、浓H2SO4、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