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教学目标: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2.学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借助字典认识生字。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3.激趣:“老师领进门”,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二、初读,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说说课文大意(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2)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老师巡视)。(3)检查。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学生提问考同学。2.指名读文,齐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1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教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三、再读,理解课文(一)默读课文,思考:怎样领进门的?找到有关句子,然后交流。(二)领会田老师想象力的丰富。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2.领会田老师讲述的故事;3.对照故事理解小诗,找到两者对应的内容;4.(1)听,想象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师的丰富的想象力(两者结合巧妙,而且饶有情趣);(2)读,品味故事的韵味,感受田老师的口才。(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1.“我听得入迷,恍如……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抓住重点词语(尤其是“身临其境”),品位、朗读。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感激之情。(四)尝试背诵最后两节。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不忘师恩的故事或自己尊敬老师的事。五、作业1.完成词句活动室2。2.收集尊师的故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