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教学目标及重点]编排课本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课型及课时]1.教读课2.一课时[媒体设计]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超的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二)、整体感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老师当堂解决。老师重点点拨的字词①矜:骄傲。②尝:曾经。③圃场地。④释:放。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⑤睨:斜着眼看。⑥发: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⑦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这里用第二义。⑧“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⑨酌:原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老师只点拨要点即可)1.让学生复述故事。(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开学生搞机械的翻译。老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制造性的复述。复述完毕,老师可作适当的评点。)2.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吗?明确: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假如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生气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_”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进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3.编排课本剧。老师适当进行指导。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明确:这个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用卖油翁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来揭示。『布置作业』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戏剧。课下在日记本上写一下,下节课集中展示。《卖油翁》复习知识点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二、课文重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重点字词:(1)自矜:自夸。矜,夸耀。(2)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3)睨:斜着眼睛看。(4)发矢:放箭。矢,箭。(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7)忿然:恼怒的样子。(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12)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13)因:接着。(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3.一词多义:之(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_这一情况)(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其(1)其发矢十中_(代词,代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2)钱覆其口(介词,用)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1)但手熟尔(同“耳”,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而(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