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上节课老师布置你们要去预习今天要上的内容,同学们预习了没(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复习(主要是课外练习)是学好知识最捷径、最成功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进行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地球与地球仪,请同学翻开课本。看到地球这个名词中的“球”字,我想同学们立刻会想到篮球、足球、乒乓球。其实呀,这些篮球、足球、乒乓球都可以看做地球,只不过不是那么准确、那么科学。因为他们都很圆。而我们的地球是怎么样子呢,那么我们一起先来给地球下个概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这里的两极是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两极相对赤道附近有点扁,而赤道相对两极来说有点鼓,这个“鼓”大家肯定看过,就像有些大人有啤酒肚一样。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地球确实和我们看过的篮球、足球、乒乓球不一样,他们都是比较规则的球体,而地球却是不规则的球体,这个不规则就是体现在两极略扁、赤道略鼓。同学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了他们有长、宽、面积这样的概念,那我们地理的地球她也不例外,她也有半径、周长、面积,甚至表面积,因为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我们先来了解她的半径,一个是赤道半径,一个是极半径,还有一个是平均半径,同学记住极半径就行,它是6371千米,我们根据赤道半径就可以算出赤道周长πr2可以得出周长是约4万千米,那么根据球表面积计算公式4πr2可以得出她的表面积是5.1平方千米。同学们,我们从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可以看出,他们相差并不大,某种程度来说,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呀,为了制作方面,我们通常把地球制作成一个较为规则的球。现在同学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地球是个球体,可很久以前的人,古代的人,是不是一样的认为地体是个球体呢,的确,今天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结论,这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以前的人们由于知识的极限性、见识的极限性等等,对地球是怎么样的形状,出现过错误的认识,并且这种错误持续过很长时间,这其中包括很久以前的中国的探索者,也包括国外的求知者,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积累,见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才逐渐发现我们地球的原来的的确确确确实实是个球体。这么一个认识的过程包括:盖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地球的影子遮挡了照射在月球上的阳光)等等,这些都是证明地球是球体是的事实。老师着重讲讲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同学们要知道他环球旅行的路线,麦哲伦他是西班牙人,所以他率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经过今天为了纪念他做出贡献而命名的麦哲伦海峡,然后经过地球第一大海洋--太平洋,然后来到菲律宾群岛,在菲律宾群岛,麦哲伦船队因为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争执,麦哲伦本人在这次冲突中不幸牺牲了,虽然年轻的麦哲伦死与这次冲突中,但他的团队仍要完成他们的任务,继续向前航行,就像你们考试一样,不能因为一道题不会做,就不做试卷,这是同样的道理,之后他们的船队穿过了印度洋,在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再回到大西洋,最终达到他们的国家西班牙。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球体的事实,我就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时间没多少了),那我们就稍微讲快一点,把效率提上去,什么是地球仪呢,简单一点讲,它就是地球的模型,科学一点的讲,给它下个定义:它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同学们平时玩的玩具,这些玩具也就是按一定比例制作而成,比如说,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玩具枪、玩具车等等。老师今天也带也把地球仪带来了,同学们可以观察观察。同学买玩具了,主要是拿来玩,当然也起到长见识的作用,那我们的地球仪也有它的作用,其实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是抽象的东西,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有它们存在道理,都有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地球仪所以的作用就是。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可以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比如说地球表面哪里是海洋,哪里是陆地,我们中国又大概在哪里,等等。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我们就来比较很大很大的地球和压缩版的地球有什么区别:现在我们把视线主要集中在地球仪上,地球仪上有地轴,而实际上我们的...